?? 出行80%孩子会晕车?这些晕车药千万别乱吃!
2016/2/16 儿童健康

    

     妈妈留心!这些“表情包”其实是宝宝晕车的信号!

     晕车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以2-12岁的宝宝晕车最为普遍。在出行途中,妈妈要学会通过观察宝宝的“表情包”来判断TA是否晕车,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让宝宝在旅途中受到更好的呵护。

     一般来说,年龄大一点的宝宝晕车时会告诉妈妈自己不舒服,宝宝还可能蜷缩在位置上,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座椅,同时表现出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婴幼儿阶段的宝宝由于不会用语言表达,往往通过一些异常举动来表示自己晕车,比如手舞足蹈、哭闹、烦躁不安、出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大人的手等等,妈妈如果看到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就要想到宝宝可能晕车了!

     宝宝晕车是天生的?这4大因素才是晕车“主谋”!

     宝宝在长途旅行中出现的眩晕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晕动症”,“晕动症”的出现与人体内耳前庭功能受到较大刺激有关。年幼的宝宝由于身体素质不够好,前庭功能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力较差,出现生理性晕车的几率也相对较高。那么哪些情形容易刺激宝宝的前庭区,进而诱发晕车呢?

     1、体质比较特殊

     受体质因素的影响,有的宝宝天生平衡系统受激发的阈值(前庭对外界刺激的耐受限度)较低,视觉跟前庭觉不太协调,因而前庭区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宝宝产生眩晕感。

     2、身体状态不好

     3、家族中有晕车病例

     一般而言,家族中有晕车厉害的成员,宝宝出现晕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并不是说晕车会遗传,而是反映出家族成员呈现出前庭功能较为敏感这一共同点。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前庭功能,从而减少晕车症状的产生。

     4、交通工具不适

     妈妈必学:宝宝晕不同交通工具的正确护理方法

     宝宝在出行途中出现“晕动症”往往会导致肠胃不适,严重的还会呕吐,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当宝宝出现“晕动症”时,妈妈应做好哪些措施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呢?一起来学学宝宝晕不同交通工具的正确护理方法吧!

     第一种:晕小轿车

     第二种:晕火车

     第三种:晕客车

     第四种:晕飞机

     以上介绍的几种护理方法,各位妈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组合起来使用,切记不要在宝宝晕车时再惊慌失措咯!

     预防第一!出行前做好这几件事让宝宝远离“晕动症”!

     在搭乘交通工具之前,做好充足的“防晕”准备,既能避免宝宝“晕动症”的产生,又能给旅途中的各位妈妈省去很多麻烦。那么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宝宝出现“晕动症”呢?

     1、 贴小儿晕车贴

     小儿晕车贴适合一岁半以上的宝宝使用,妈妈不妨在搭乘交通工具前将晕车贴一分为二,分别贴在宝宝的耳朵后面,如此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晕效果。

     2、 使用风油精3、 贴片生姜

     妈妈可将姜片贴在宝宝的肚脐及手腕内关穴上,外面用活血止痛膏固定,这种方法对晕车带来的恶心有很好的疗效。

     4、 等宝宝睡着后出发

     5、 口服晕车药

     对于晕车比较严重的宝宝(四岁以上),在搭乘交通工具的前40分钟可用温开水送服少许晕车药,如乘晕宁,但剂量一定要小并按医嘱服用。

     这里并不建议妈妈给宝宝服用晕车药,因为它对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一定的干扰,尤其是1岁以下的宝宝(一般不会晕车)不能服用晕车药。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 END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