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句“你们不能这样对我”,说哭了多少妈妈!
2016/2/29 儿童健康

    

    

     过年不仅仅是放假,更是为了团聚,无论身在何地,游子都会赶回家,享受久违的亲情。2月16日是大年初九,不少在城市里打工的男男女女都陆续返城,其中免不了一些伤心地离别,家住成都的植大姐就面对这这件事儿。

     “ 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40岁的植大姐是个快递员,初九那天,他也要返回成都,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但是大姐7岁的儿子峰峰却不肯,他死死拉住妈妈的车,重复念叨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爷爷奶奶在一旁怎么劝都没用。

    

     植大姐表示:这几天峰峰都没出去玩,一直都陪着她。她知道孩子想她,不想离开她,但是因为是离异家庭,家里还有个女儿在读高中,所以她一定要出去苦钱养家。把儿子带着,一个人根本无法照顾。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生活强奸了所有的人。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很多人不得不先割舍掉亲情,远赴他乡赚钱养家。为此有很多孩子,就因为父母没空照顾,而不得不变成留守儿童,每年只能和爸爸妈妈见一次,甚至几年见一次。

     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关于留守孩子的故事,其中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

     刘珍:偷偷和爸爸通电话

     刘珍今年14岁,三年级之前,随着父母在云南上学。后来因为父母离异,她不得不返回乡下重读三年级,至此他就开始和奶奶相依为命。头几年,母亲会回来看望刘珍,只是奶奶总是不让两人相见。而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在云南另娶了个妻子,并且生下了弟弟。自从有了弟弟之后,父亲就很少回来,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打电话。因为奶奶不允许她打长途,所以刘珍只敢偷偷的打。

    

     郑建宇:希望能经常看到爸妈

     郑建宇的爸爸妈妈都在厦门打工,而他则在河蚌老家读小学。奶奶说,郑建宇出生刚满月,爸爸妈妈就出去挣钱,所以他从出生到现在共处的时间还不到半年。去年爸爸妈妈趁着暑假,将他和姐姐接到厦门,尽情玩耍了一个月,这让姐妹俩都非常开心,而小建宇还感到非常温馨。在回家的前一夜,小建宇问爸爸:“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爸爸说:没多久,等钱够了就回去。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虽然爸爸妈妈就在那儿,但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如果没有电话,甚至连声音都听不到。每年都只能在过年看到父母,而且可能就只有两个礼拜。

     多给孩子一些心灵上的关怀

     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000万,这就表示有这么多孩子是另类的“孤儿”。当然育姐也没说让爸爸妈妈们放弃工作,而天天陪孩子,毕竟没钱也养不了家,只是希望能在工作和孩子间做一些平衡,让给他们多一些陪伴和关怀。

    

     1给他一个电话号码

     可以没法陪伴,但是要让孩子有倾诉的对象。将自己的号码留给孩子,告诉他有不开心或者苦难的时候,要及时打电话给你,给予心灵上的抚慰。当然也有孩子比较懂事,不会随便打电话给你,所以你也要主动一些,多通通电话,毕竟也你自己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2每年多回家几次

     不要直等到过年才回家,一年之中有很多节日,比如端午、中秋、五一、十一等等,这些节日都可以回家陪陪孩子。虽然这些节日可能是二倍甚至是三倍工资,但是少赚一点让孩子快乐不是更重要吗?毕竟孩子的童年只有那么几年,而钱可以赚一辈子。

     3把孩子接到身边

     如果你没法回家,那么不妨趁着暑假,把孩子接到大城市来,让他体验一下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注意把孩子接过来,不要整天关在屋子里,休息天还可以带他们去动物园、博物馆转转,让孩子玩的尽兴的同时也能开拓他们的视野。

     4礼物和钱少不了

     如果精神上确实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请在物质上多一些补偿。过年回家的时候,请给孩子带一些新衣服、新文具,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下一些钱,最大程度给予补偿,当然这实属无奈之举。

     让孩子当留守儿童是残忍的,但是又是那么的迫于无奈。如果有一点点条件和可能,那么请把孩子捎上,一方面是有父母的陪伴,另一方面大城市的教育更好一些,也许这就是生活和亲情之间最好的平衡。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