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视频,你还敢随便挤“针眼”吗?
2016/4/11 儿童健康

     很多家长以为,宝宝眼皮出现小包块就是起针眼了,随意挤压把脓排出去就OK了!这种“坑娃”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

    

     首先,眼皮出现小包块可能是麦粒肿(针眼),也可能是霰粒肿。这两种仅有一字之差的小儿眼科常见疾病不仅家长们傻傻分不清楚,就连一些非眼科专业的医务人员恐怕也会犯晕!更要命的是如果将二者混淆,可能会影响或延误宝宝治疗,甚至发展到必须手术的后果

     其次,如果真是起了针眼,随意挤压排脓还会引起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这种“坑娃”行为的发生,东东很负责人的请来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眼科专家张永强医生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治疗几个方面,帮助家长区分麦粒肿和霰粒。

     请观看下面短视频!(温馨提示: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一、麦粒肿,又称睑腺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针眼”或“挑针眼”。

     1

     病因:麦粒肿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2

     表现:开始表现为眼皮红肿、疼痛,在肿痛最明显的部位可以摸到硬结或包块。比较严重的会合并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疼痛甚至发热等。大约4—5天硬结逐渐软化,出现黄白色脓头,有的积脓会自行破溃排出,红肿消退。一般病程在7—10天。

     3

     治疗:在发病早期及时点妥布霉素等抗生素类眼药水和眼膏,如果麦粒肿已完全化脓,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切记:一定不要自己随意挤压排脓,防止炎症向眶内、颅内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4

     预防:注意眼部卫生,教育宝宝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等。

     二、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

     1

     病因:霰粒肿是因睑板腺导管堵塞,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的囊肿。

     2

     表现:眼睑皮下可摸到一个甚至多个肿块,一般没有疼痛。早期包块比较小,如米粒至绿豆大小,一般没有不适症状,可在孩子闭眼睛时发现或无意间用手触摸眼皮时发现有小包块。大的包块则如黄豆甚至花生米大小,表面光滑,有的会自行穿破结膜面或皮肤面,排出胶样内容物,形成肉芽组织。霰粒肿病程一般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

     3

     治疗:早期较小的霰粒肿,一般不需要手术,可通过热敷、理疗按摩或中医调理等方法,促进包块消散吸收。而对于比较大的霰粒肿,或霰粒肿已经破溃形成结膜面或皮肤面的肉芽组织,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如果霰粒肿合并感染,则需要短期使用消炎类眼药水和眼膏。

     4

     预防:教育宝宝不要偏食挑食,不要吃过于油腻食物,鼓励宝宝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宝宝作息规律,改变宝宝脾气急躁易怒等情绪;对于经常有霰粒肿反复发作的宝宝,建议带宝宝定期到医院进行睑板腺按摩,同时可进行中医调理,能有效减少复发。

     总之,麦粒肿和霰粒肿虽然都是眼皮包块,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如果发现宝宝眼睑包块,建议及时到医院眼科进行正规检查,明确诊断,有效治疗。家长朋友一定不要将二者混淆,以免延误宝宝治疗。

     如何关注

     ①复制“bchecn”,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名字,即可找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