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家长认不出霰粒肿,错当针眼治你家娃就要留疤了!
2016/5/13 儿童健康

    

    

     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麦粒肿这个名词,那霰粒肿呢?妈咪我真的是最近才学会这个字的正确读法,霰(xiàn)。

     但其实,去年夏天霰粒肿和麦粒肿就曾经同时找上小毛(我儿子),那时候霰粒肿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消肿,而且痊癒后还在睫毛根部的眼睑上留下一个小疤痕。

     然后接着是去医院开刀"麦粒肿"。但是根据妈咪最近再次认真的研究资料,那个一直以为是针眼的麦粒肿或许根本就不是麦粒肿,不然怎么也同样长了3个多月都没消.....(那时忘了再问清楚....)

     不过好在,最后在医院动个小小的门诊手术才算消除了它。可是没想到,不到半年,小毛的右眼再度肿了起来。从一开始医生说的麦粒肿(针眼),到最近医生说是霰粒肿,妈咪实在快被什么什么肿的搞糊涂了啦 !

    

     总之,小毛的眼睛这阵子实在肿得很大,又要动手术切除。不管是麦粒肿或霰粒肿,妈咪只希望它们以后别再来找小毛了啦!

     什么叫麦粒肿?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

     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

     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诱发"针眼"的原因有三:

     1. 眼睛过度劳累,使眼睛四周的眼轮肌收缩,而把腺体开日堵塞。

     2. 用不干净的手去揉擦眼睛,使细菌自腺体开口处跑进去。

     3. 与食物有关的过敏,如有些人嗜食海鲜、巧克力等等而引起过敏并产生针眼。

     治疗:

     1. 口服抗生素或类固醇眼药水点眼

     2. 热敷:煮一个水煮蛋,用毛巾包裹敷10~15分钟,每天三至四次(水煮蛋较易保温),热敷是一种治疗预防麦粒肿最佳的方法。

    

     霰粒肿的定义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儿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该病进展缓慢,可反复发生。

     可在眼睑上可触及坚硬肿块,但无疼痛,表面皮肤隆起。该病有复发倾向时,需与睑板腺癌相鉴别。

     治疗:

     1. 若霰粒肿很小且无症状,则不需治疗。若霰粒肿很大,则可能使眼睛变形引起视力模糊。

     2. 治疗方式可採用以下一种或合并两种以上的方法:

     a. 抗生素或类固醇眼药水点眼,或局部病灶注射类固醇药物。

     b. 热敷;以干淨的毛巾浸在热水中(约摄氏五十至六十度)梢微拧干后,敷在眼皮上(要闭着眼睛)五至十分钟,每天三至四次。热敷之目的在使被堵塞的腺体开口打开,让化脓物排除。

     c. 按摩挤压肿块部位,使腺体分泌物排挤出来。

     d. 手术切开排脓或将肿块切除。但记得不要自己随便以未经消毒的针去挑,以免细菌感染。

     经常长霰粒肿该如何预防?

     一般而言,这种情形与个人体质有关,如皮肤特别油腻的人就比较容易引起。但若是霰粒肿一直在同一部位复发,而病灶区的睫毛也脱落的话,则要进一步做切片检查,确定是否为恶性肿瘤。

     预防方法有:

     1. 平常多注意眼睛清洁。

     2. 不要使眼睛过度疲劳。

     3. 视力不良须配戴合适的眼镜,以免常用力眨眼睛,使腺体开口逐渐被分泌物堵住。

     4. 眼皮发炎时,少吃油腻食物,尤其是花生,因为会使眼睑的分泌物更多。

    

     麦粒肿VS霰粒肿

     在门诊,经常有家长把麦粒肿和霰粒肿混为一谈。麦粒肿俗称“针眼”、“偷针眼”,是眼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炎症,特点是红、肿、痛。而霰粒肿,则是睑板腺囊肿,是一种炎性肉芽肿。

     一、外麦粒肿与霰粒肿较容易鉴别

     诊断:

     1、发病时间短,一般几天,眼睑皮肤局部红肿,压之有硬结及压痛,一般位于睫毛根部,由于疼痛宝宝一般拒绝触摸或触摸后哭闹。

     2、轻者可自行消退或在三至五日有脓肿成熟,皮肤面呈现黄色脓头,脓肿破溃排除后疼痛立即缓解,红肿也逐渐消退。

     3、较重病例可发展为眼睑蜂窝组织炎并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而霰粒肿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包块,发病时间也较长,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因为霰粒肿为包裹性的肉芽肿,一般点药效果并不好,所以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针眼”点药不见效,一定要想到会不会是霰粒肿,尽快专科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二、内麦粒肿与霰粒肿不易鉴别

     诊断:

     1、症状大致与外麦粒肿相同,由于睑板腺位于致密的纤维组织内,故疼痛较剧。

     2、早期睑结膜充血,数日后在结膜面出现黄色脓头。

     3、如炎症未能控制,炎症扩散可形成眼睑脓肿或眼睑蜂窝组织炎。 治疗:同外麦粒肿,脓肿形成后应自睑结膜面做与睑缘垂直的切口排脓。

     4、待红肿逐渐好转,有些肿块可以完全消退吸收、痊愈;有些则会在眼皮内形成无痛性的小包块,此时就转化为霰粒肿了,需要由医生检查,把握手术时机,以防包块进一步向皮肤破溃,形成瘢痕。

     ·END·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