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11年的儿科医生告诉你:怎样做到孩子生病不输液?
2016/6/8 儿童健康

    

     新生儿科林云峰,从业后已经当了11年的儿科医生,他的孩子6周岁了,从来没有挂过瓶。

     他说,对于儿童80%左右的疾病,只需要给予良好的护理以及些许的口服治疗,效果并不比注射治疗差。这是国际公认的理念。

     但在医生不给孩子输液而被殴打,这个群体性盲目崇拜“挂瓶疗效更好”的今天,他也曾经因为孩子高烧三天三夜坚持不挂瓶而跟母亲起过争执。

     他自己也曾经是个“药罐子”,直到学医后,才慢慢少生病了。他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一些他的母亲所不知道的知识。

    

     一、医生分析: 8成左右儿童疾病无需输液家长应该耐心等待孩子免疫系统的成熟

     林云峰说,他出生时是个早产儿,体重少于2公斤,还急产,从小到大得过好多病。新生儿的时候得过败血症,差点就核黄疸死了,3岁之前就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曾经多次惊厥发作到口吐白沫、人事不知,3岁后直到现在,折腾他的大部分是慢性扁桃体炎和咽炎的急性发作。对于注射治疗的厌恶就是源于这种儿时的恐惧。

     其实,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病毒感染,它本该没有指征使用抗菌素的,但却经常被使用,这会让孩子体内的正常菌群(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受到伤害。

     另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对胃肠功能健全的孩子,口服抗菌素的效果甚至比在门诊接受输液抗菌素来得好。因为在大多数医院,出于门诊管理的需要,几乎每个需要输液的孩子,都在短短的2-4小时内使用完他当天所需要的抗菌素,这种用法会使很多抗菌素效果大打折扣。

     儿童80%左右的病是不需要输液的,仍然有20%的病是需要输液的,这个判断当没把握的时候,交给专业医生是安全的。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以耐心来期待孩子免疫系统的成熟,而不是“紧张”地驱使医生开出输液处方,甚至于打骂不给开出输液处方的医生。

     林云峰指出,经常输液尤其是儿童过多输液伤害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国外的一项调查,经常输液的孩子,血管中有很多玻璃渣或塑料残渣,这会造成血管壁粗糙,日后可能导致胆固醇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更可怕的是输液的东西若是有杂质,纯度不够是会引起严重的输液反应的,这在儿科门诊中并不鲜见。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帮助一些父母在这个群体性注射的时代,让自己的孩子少一些注射,多一些知识。”林云峰说。

    

     二、第一次发高烧,想了许多办法还是发烧,怎么办?

     发烧大概是最让家长头疼和令医生困扰的事情。很多人并不了解,发烧实际上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是机体为了抵抗外来邪物入侵的反应,就好比一个国家遭受外敌入侵,国家机器必然要动员起来,提高战备水平,调动机体的军队等人员进行攻击,所以适当的战备水平更能提高攻击的效率,所以这时候最根本的不是关注发烧本身,应该更关心其他的症状,比如孩子的精神状态,有没咳嗽、腹泻、呕吐等,一个简单的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很多的判断。

     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在青春期尤其是8岁之前都在逐步成熟,其成熟就依赖于每一次感染疾病对免疫系统的锻炼,所以越小的孩子得感染性疾病的机会越多,随着免疫系统的成熟,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就减少,而免疫系统抵抗感染性疾病的办法就是通过分泌一些类似激素的东西来调动机体抵抗疾病,所以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接受了多次的外来激素,对于免疫系统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接受的次数越多,免疫系统的成熟越迟。

     据我观察,如今在城市出生的孩子多半是要得一次幼儿急疹的,所以理智的父母应该了解这一过程,至少在找医生就诊时提出有没有可能得这个疾病,这样子可以避免孩子遭受本就不需要接受的过多注射或是其他医疗措施。即如果你的小孩在5个月到2周岁之间都正常,平时营养也好,没什么生病,第一次出现发高烧,温度在38.5摄氏度以上,可能你要手忙脚乱,全家人都要鸡飞狗跳了,生怕烧坏小家伙的脑袋。

     第一天到医院看病,多半是要查血,医生应该会告诉说是病毒感染,看看喉咙可能有点红,开点退烧药,有些人会开抗菌素,但回去药也吃了,之后仍然继续高烧。第二次去医院看病的家长都会有点紧张地驱使医生给小孩进行输液治疗,然而就算给小孩再多的药物,他的高烧仍是要持续三四天,直到烧退完出了一身密密麻麻的小疹子,有些小孩可能会拉点稀便才会消停。如果第一次出的疹子不怎么多,有些人在1岁以后还会再来一次。

    

     三、我的孩子为什么老是生病,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提高免疫力?

     当你遇到这个问题时,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你所提到的孩子的年龄多少和本身的素质怎样。如果不幸你的孩子是个小于34周早产儿或者出生体重小于1.5k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或者你的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营养,或者卫生的情况很不好,那么很不幸这些孩子不可避免就会更容易罹患感染性疾病。

     年龄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免疫系统处于建立期,有两个时间段是大多数孩子必须经历的多病时期。第一个就是出生6个月到1周半左右,如果是人工喂养或者营养卫生条件不好的可能更早或持续时间更长,因为从母亲继承来的抗体处于消逝期,本身的免疫又极弱,这个时间多病是必然的。第二个时期就是刚开始进入幼儿园等集体生活,一般都在2.5-3.5岁期间,这个时期免疫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集体生活导致的交叉感染,集体中免疫力较低的小孩肯定是首当其冲的。

     除了在这些时期,如果你的孩子仍然反复地出现感染性疾病,那就要从两个方面来寻找原因,首先是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是否健全:比如有些早产儿的先天缺陷或者某些免疫缺陷病,还有就是要注意免疫系统是否得到良好的锻炼,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孩子很经常接受外来的激素,就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成熟,就像一个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法抵抗日常的风霜。所以有时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多的干预引起自身免疫的紊乱。

     其次要注意:是不是让孩子太经常暴露于感染原的环境中:有些家长本身就是慢性扁桃体咽炎甚至结核病等,急性发作时又不是很注意隔离,免疫力差的孩子自然是首当其冲,有些家庭卫生习惯很不好,病从口入也不鲜见,还有一些多子女的家庭,经常是其中一个孩子生病了,顺带着传染了其他孩子,等一波感染好不容易好了,免疫力最差的那个又开始了。

     至于有否可以迅速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很遗憾,似乎还没有这种神药。如果家长过于迷信的话,很容易陷入类似“牛初乳”一类的骗局。因为免疫系统的成熟好比是生、老、病、死一样,需要时间和不断的锻炼,任何速成的办法只会给机体带来损害,想要通过服用这类方子来防病,还不如平时加强锻炼和均衡饮食。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归原作者所有)

     ◆ ◆ ◆ ◆ ◆

     关注“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微信直接回复关键词免费福利领取:

     回复“小小” ———免费领取《小小爱因斯坦》(视频+音频+学习卡)

     回复“营养”———免费领取韩国NO.1《0至3岁营养及食谱全书》

     回复“画画”———免费领取教孩子学画画全套教程

     回复“贝瓦”———免费领取超贝瓦儿歌系列

     回复“郑”———免费领取3本《郑玉巧育儿经》

     回复“电影”———免费领取39部迪士尼原版英文动画电影

     回复“巧虎”———免费领取史上最全巧虎全套

     回复“朵拉”———免费领取风靡全球的《爱探险的朵拉》原版动画片104集

     回复“艺术”———免费领央美推荐儿童艺术培养读物《365个艺术创意》

     如何关注

     ①复制“bchecn”,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名字,即可找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