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养个高智商、有趣、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2016/7/27 儿童健康

    

     1阅读前的准备

     挑选适龄的书籍:可以给小孩读比较直叙型的读本,而意涵丰富一点的可以等孩子大一点再念。千万不要挑完全超乎孩子理解力的书本,难度选「比孩子现行可理解的」再高一点点就好,这对孩子的语汇发展很有帮助。但无论如何,记得挑自己也喜欢的。如果自己都不感兴趣了,怎么冀望孩子也会喜欢呢?

     事前预习:先了解故事的主题,也比较可以掌握孩子可能提出的问题。

     2创造友善的阅读环境

     挑一个安静且舒适的地方,床边也好沙发也罢,记得把电视或手机等容易干扰的电器关掉。最好也把念书的时间固定下来,孩子配合度才会更高。

     增加一些听众:孩子有喜欢的布偶吗? 有的话,也让布偶加入你们的听故事行列吧!偶而也可以换换角色,换孩子念给布偶听!

     3制造期待

     正式进入故事前,可以让孩子看看封面,问他觉得故事会是什么;或是跟孩子说:「故事要开始了!仔细听好啰,看看小红帽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小红帽又会怎么做呢?」

    

     4阅读中的技巧

     放慢速度:这样孩子才听得清楚、跟得上。

     加入声音表情:遇到句号跟逗点时要暂停、碰到惊叹号时则提高语气、或是故意拉长句子与句子间的时间来创造悬疑感,都可以让小小孩对书上内容产生兴趣。

     尝试多种声音和语调:谁说念故事书一定要字正腔圆? 如果今天故事中有巫婆,就学学巫婆的声音吧!今天念的是三只小猪吗? 那就模仿一下小猪的鼻音!这个方法不见得每个人都做得来,可能有些父母会觉得很不自在。但这招真的很管用,小孩听到爸妈的怪腔怪调,很难不兴致高昂的。

     善用小道具:假如你正在念的是的《小红帽》,不妨就实际找一顶帽子戴上吧!适当地使用一些道具,故事听起来会更逼真!

     融入歌曲或是手偶:如果有什么儿歌是宝宝会唱,也跟故事主题相关的话,念书前不妨先带孩子唱唱歌熟悉一下。孩子若有喜欢的手偶或布偶,也可以让手偶们来客串,演出故事里面的剧情。宝宝可是很喜欢的喔!

     容许中途被打断:念故事书并不是要整本念完才算数。暂停一下,回答宝宝的问题,或是让孩子换个姿势都没有关系。有的孩子听到有趣的部份会分心,拉着你去做刚刚你书里提到的事,没关系,就顺着孩子的意愿走。甚至有些好动的孩子手头闲不下来,非得要在你念书时边听边画画,那也无妨。要让共读成为好玩的事,可别当做是无聊僵化的例行公事来处理。

     让孩子也参一脚:你可以请孩子帮忙翻书、帮忙给故事主人翁配音、如果孩子已经熟悉故事书内容的话,还可以故意留白,请孩子帮忙说出接下来的发展!也可以请孩子说说他认为的结局是什么。孩子会很高兴从被动的听众变成主动的角色。

     不要怕重复:哪怕手上这本书已经念过一百遍了,如果孩子喜欢,重复念也是件好事。对小小孩来说,「重复」绝对是学习的不二法门,也是发展认知的必要过程。

     试着念韵文:除了故事书以外,偶而也可以提供一些像是诗或歌谣等朗朗上口的韵文。孩子对于韵文的兴趣和接受度是很高的。

     阅读后的强化:

     透过活动让故事延伸:鼓励孩子将故事书里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像是绘画或劳作。有时孩子听完故事后的创作会令人惊艳的。

     1不要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念文字

     家长不要从一开始就用手指着书上的文字念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一定是从读图开始的,图画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因此不要剥夺孩子的这个权利。"孩子读画面,是在理解画面,他在和画家用画去交流,所以家长不要一开始就指着文字想让孩子识字,那样会损失很多美好的东西。"

     2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要向孩子提难度大的问题

    

     "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要向孩子提难度大的问题。"适当地提问可以增强互动性,提高孩子听故事的兴趣。但不要用难度过大的提问打断孩子听故事,不要让孩子紧张。如果孩子紧张了,他可能就不愿意听故事了,以后就会拒绝。

     3不要借故事来批评孩子

     不要借故事来批评孩子。孙怡指出,故事里经常会有一些调皮捣乱的角色和行为,大人讲故事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不要在讲故事时借机批评孩子,尤其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揭孩子的短,否则孩子会觉得下不来台,预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地翻

     很多图画书都是从封面就开始讲故事,如果不加注意,会遗漏很多精彩内容。所以讲图画书,一定要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地翻,一直到封底,这是家长要特别注意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