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天19名孩子遇难!请让你的孩子远离“第一杀手”
2016/8/2 儿童健康

    

     暑假来了,酷热的天气会把更多的中小学生吸引到清凉的水边,家长上班无法看管孩子,他们有的就会到水边玩耍。因此,溺水死亡是学生暑期安全的头号大敌。今年教育部下达最新指示,要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学生参加游泳技能训练,倡导家长利用暑假多陪伴孩子到游泳池游泳锻炼。从最大程度上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从5月到现在,据媒体公开报道,不到60天的时间里,河南接连发生悲剧:已有19名孩子不幸遇难,全部都是因为溺水身亡!

     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而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为3000多名。

     三门峡17岁男孩水库内游泳溺亡

    

     6月25日,三门峡市灵宝市焦村镇,一名17岁男孩赵某和同伴到常卯水库内夜游,“他就不会游泳,刚开始学,下水时候还带了一个游泳圈。”同伴说,赵某下水后,他留在岸边玩手机。等他再次抬头时,发现水面上已没有赵某人影,急忙报了警,救援人员赶到后连夜打捞,11小时后才找到男孩的遗体。

     周口4名少年结伴游泳全部溺亡

    

     6月24日下午,4名少年结伴到沙颍河周口大道游玩时全部溺亡,其中一对还是双胞胎。据介绍,4人均是附近村子的孩子,有的上初中,有的上小学。放假后,他们结伴到沙颍河游玩。

     许昌3名男孩湖边玩耍溺亡

    

     19日16时许,许昌北海公园南湖,四名少年结伴玩耍,一名少年不慎落水,同行的三个孩子赶紧下水施救,由于不懂水性,四个孩子很快消失在湖中。

     过路市民下水救出了一个孩子,可其他三个孩子已经失去踪迹,最终溺亡。

     三个溺亡的孩子都只有15岁,而且均为家中独子。

     6月19日,南阳14岁男孩白河内游泳溺亡。

     6月18日,平顶山12岁男孩河边玩耍,滑入采砂坑溺亡。

     6月18日,许昌2名男孩水坑里游泳溺亡。

     6月17日,南阳16岁少年白河内游泳溺亡。

     ……

     溺亡已经成为孩子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多少个幸福的家庭瞬间崩塌,多少泪水伤痛无处诉说。伤痛常在!警钟长鸣!这些溺亡事件接二连三,一次次的拉响我们的安全警钟!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些知识!

     游泳去处的选择

    

     1、游泳馆

     游泳馆游泳是最安全的,游泳馆大多有安全设施,还配有专业的游泳教练。孩子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2、小河、小溪

     附近的小溪,水位较浅,且水质干净、清凉。(注意:一定是水位浅的)

    

     3、水流较缓、水位较浅的池塘

     游泳水域选择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

    

     1、面积

     水域开阔,水深2米以上,遇到危险情况不容易靠岸和双脚落地,游泳都会存在潜在的危险。

     2、水流

     水流过急,不容易掌控平衡,失去控制,较大的浪花水波会将人打压至深水中。过急的水流容易形成漩涡,容易造成溺水。部分水库底部会有向外通水口,在放水时,通水口附近往往会形成暗流漩涡。

     3、水温

     游泳时如果水温太低,肌肉受到冷水刺激,兴奋性就会突然增高,致使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导致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肌肉痉挛是造成溺水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

     无论去哪里游泳,都应该严厉的告诫孩子,不要在家长没有陪同的情况下单独去池塘、水库、江河湖泊等水位较深或水流较急的水域游泳玩耍。

     什么时候不适宜游泳

    

     1、空腹

     游泳本来是一项体力运动,体力丧失快,消耗的能量多。没有吃东西下水,很容易感到体力不支或低血糖,进而导致溺水事故。

     2、饭后

     饭后,肚子吃饱了游泳,容易造成呕吐,反正饭前饭后游泳都会造成身体不适,所以最好在饭后2小时之后再去游泳。

     3、剧烈运动后

     如果游泳前进行了跑步、踢球等运动后,切记下水游泳。因为当你剧烈运动后身体机能的反应会变得迟缓,此刻下水游泳容易产生因动作不协调而引起呛水、噎水等现象,严重的时候还会因为张开的汗腺孔和毛细血管急剧收缩而出现肌肉痉挛。

    

     孩子游泳时,该注意什么

    

     1、携带好游泳圈

     2、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

     3、游泳时不要相互打闹,以防止吃水呛水

     4、游泳时间不宜太长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哪些情况容易引起溺水

    

     1、技术不熟练。初学游泳的人,由于技术掌握的不好,在水中一旦发生问题就手忙脚乱,导致呛水而造成溺水。

     2、在非游泳区游泳。由于对水中的情况不熟悉,即使会游泳,也可能发生溺水事故。因为水中可能有暗桩、礁石、急流、旋涡、水草以及障碍物等都可能对游泳者造成伤害。

     3、抽筋溺水。由于游泳前未做好准备活动、身体过于疲劳、出汗后马上下水、水温过凉、技术动作过分紧张等原因,在游泳中都会出现抽筋的现象。如手指、前臂、脚趾、小腿和大腿等部位都容易抽筋,如果在深水自己不会处理,就会发生溺水事故。

     4、碰撞打闹。有些人喜欢在水里打闹嬉戏,特别是孩子喜欢做些有挑战性的、新颖的动作。

     5、脚陷入淤泥。

    

     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同伴落水时,该怎么做

    

     1、向周围的村民或大人求救

     2、观察四周是否有救生圈或漂浮物,将漂浮物抛给落水者

     3、观察四周是否有竹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用竹竿将落水者拉回。

     4、打110报警,尽量说清自己的地理位置,描述不清位置尽量说清周围的标志性建筑。

     5、在自身游泳技能,救护水平,体力等条件不充分时千万不能下水救落水者。

    

     天气炎热,玩水自然成了解暑好方法。江河、池塘、水库等水域避暑降温,溺水事故频发,这几年几乎每个水库都会有溺亡事故发生,但即使教训在前,库区玩水的人依然不少,有些甚至直接下水游泳。这些人中,还有不少孩子。有一些孩子,偷偷跑到水库玩耍,容易造成溺亡事故发生。孩子游泳很危险,家长防范需谨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