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学走路,突然垫起脚尖走,这正常吗?(5种走姿需警惕)
2016/9/30 儿童健康

    

     1、
有人说走路早的宝宝更聪明,难道走路和宝宝的智商也有关系吗?其实宝宝走路的早晚与智商无太大的关联,9~10个月的小儿逐步学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宝宝1岁时可以尝试独立走路。有的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这不仅与他的运动发育有关,也与心理及气质特点有关,如宝宝胆小、怕摔跤等。所以对于走路稍晚2~3个月的宝宝,家长也不必担忧。2、细心的家长在观察宝宝走路时也会发现,自家宝宝学走路时为啥垫脚尖行走呢?这种走路方式正常吗?除此之外,有些宝宝的走路姿势还像螃蟹、鸭子一样,这都没关系吗?具体详情请查看今天的文章!

     宝宝13个月,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很正常,可是最近总是踮起脚尖走路。是否需要带去医院检查一下?

     有些妈妈也听说过,小儿足尖走路,有可能是脑瘫的表现,那这种状况到底正常吗?且听小科为你好好分析一下。

     学步期的宝宝为什么用足尖走路?

     一岁左右正常学步的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属正常的。因为宝宝刚学走路时重心往前,小腿肌肉往往会容易紧张,身体的协调度不够,缺乏触地感等状况,从而产生了踮脚尖走路的习惯。

     另外,外部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宝宝走路的姿势,比如说不合脚的鞋子、给宝宝穿了不舒服的袜子等,都会导致刚学走路的宝宝出现垫脚走路的现象。

    

     宝宝用足尖走路都是正常的吗?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即正常的和异常的两种情况。

     生理性尖足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那种状况,随着生长发育垫脚走路的现象也会自然消失。

     病理性尖足:

     由于病理性尖足往往提示宝宝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需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现象需提高警惕:足尖长期存在不消退、宝宝不满4个月即出现尖足、足尖程度比较明显、足尖伴视听反映不灵敏、足尖伴其他异常姿势等。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一种或多种现象,家长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做配套检查,请医生给出医学指证。

     宝宝学走路,警惕5种错误姿势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垫脚尖走路以外,当宝宝学走路时出现以下五种走路姿势,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哦!

     宝宝学走路,需要穿什么样的鞋子和袜子?

     宝宝学走路时,如果是穿鞋走路,一定要穿硬底鞋,不能穿软底鞋。如果是穿袜子走,就要穿那种底下有防滑颗粒的袜子。所有的宝宝能够碰得着的地方,都要注意把危险物品移开。尤其是茶瓶,一不留神就会烫伤宝宝。

     还有,就是刚刚学走路的孩子最好还是穿分开的衣服和裤子,尽量不穿连体服。因为家里再干净肯定也是有灰尘的,宝宝刚学会走路肯定是半走半爬的,裤子容易弄脏,到时候万一弄脏只要换裤子就行了,在秋冬时节,这样做既省事又防止宝宝冻感冒。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