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对地方政府举债明确不救助原则
2014/10/3 央视财经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就地方债的一系列方面做了规定,主要包括,将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要硬化预算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这也是去年对地方债进行摸底调查后出台的最重要的政策,其中中央政府不救助原则是首次明确。

    

     《意见》明确,各级政府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地方政府出现偿债困难时,要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偿还债务。

    

     地方政府难以自行偿还债务时,要及时上报,本级和上级政府要启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化解债务风险,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意见》指出,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借债务,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

    

     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在预算之外违法违规借债,不得以支持公益性事业发展名义举借债务、用于经常性支出或楼堂馆所建设,不得挪用债务资金或改变既定资金用途;

    

     对企业的注资、财政补贴等行为必须依法合规,不得违法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不得违规干预金融机构等正常经营活动,不得强制金融机构等提供政府性融资。

    

     妥善偿还存量债务

     处置到期存量债务要遵循市场规则,减少行政干预。对项目自身运营收入不足以还本付息的债务,可以通过依法注入优质资产、加强经营管理、加大改革力度等措施,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增强偿债能力。

    

     原有举债主体达15万家新政省区直辖市才能借债

     新出台的这份地方债管理规定,一个亮点就是把以往五花八门的地方债举债方式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了了地方政府举债的权限和方式。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尚希:地方以前举债融资,实际上是各行其是,各个地方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因为没有规范,那是五花八门,统计出来的结果可能不下几十种。所以整体来看,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

     因为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数据显示,以前我国地方举债方式有30多种,包括城投公司在内的各类举债主体多达15万家。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尚希:这种投融资平台,它有的可能是以企业的方式去替政府借钱,它实际是个空壳,这种完全就是政府的钱袋子,它是以企业的名义去向银行借款,钱借来以后,去给政府使用,干政府的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白重恩:不是说一个地方政府只有一个平台公司,他每个地方政府底下设了很多很多的融资平台。比如说要建交通设施,他就建一个跟交通设施建设有关的一个融资平台,要建水厂,他们就建一个跟水厂有关的融资平台。都是以公司名义借的债。那么借债就通过很多渠道来借,而且借债有的从银行借,有的发债券、有的是通过信托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借债方式。

     五花八门的举债方式,造成了一些地方违法违规融资较为普遍,债务管理“借用还”脱节,一些地方多头举债,债务资金大多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监督,重借不重还;一些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企业举债,在政府信用之外支付不必要的成本,融资成本高企;尤其是一些地区债务增长过快,风险不容忽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尚希:分清企业和政府的风险和责任,桥归桥,路归路,不能混在一起。以后政府债务的形成,就是通过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方式,其它政府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去举债,你不能想当然、不能自以为是,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来做。

     为此,意见明确,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债,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债的,只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

     新闻背景:地方债规模有多大?

     国务院对地方债问题可以说是高度重视,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地方债呢?此前审计署对全国债务进行了摸底调查。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10万8859.17亿元,负有担保责任债务2万6655.77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债务4万3393.72亿元,合计近18万亿元。

     因为是摸底调查,还不能说这是详尽的统计。日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表示,我国地方債規模可能已超30万亿。他认为,审计署两次审计只是摸清了地方債的底数而不是实数,一些比较隐蔽的债务并沒有全部审计到,地方債的实际規模有可能比审计数据多一倍左右。

     如果执行严格的金融规则,不少地方債已经无法依靠借新还旧展期。如果按市場化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至2012年底,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其中,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了2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财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