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说】A股啊,A股,你为什么这么牛!
2014/12/6 央视财经

     本周最炫的事,是什么?应该是在A股赚钱吧。一边是寒风呼啸,一边是A股热浪来袭。谁是行情的先头部队,谁又是主力军,为什么蓝筹股和券商涨了,下一步您要注意些什么?

     (央视财经特约记者李斯璇)从行情先头部队说起,他们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他们的入市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资金支持。先说资金:其实在历史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同时出现牛市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过往在美国和墨西哥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个前提是:整个经济出现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而商业银行又在经济体中占比很高,我们国家大概有超过180万亿金融资产,而其中商业银行的占比几乎为90%。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国家为保持经济增长,向银行增发基础货币,但是商业银行由于赚取利差以及规避风险的天性,导致他们并不愿意把这些货币放贷出去,而是转而投资到股市和债市。

     市场人士认为,除了银行之外,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早前持币观望的机构,比如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也都增加了持仓比例。

    

     现在说到了政策支持,不少市场人士的解读是,此轮行情的最终目的,可能是要吸引社会资本参加企业的再融资补充,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大规模的国企的增发和配股。

    

     过去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主要是通过信贷和房地产带动城镇化,而现在可能会逐步转轨,通过引导财富进入股市,为企业增加融资的渠道,也进一步降低杠杆。

     前面说了此轮的行情是由机构打头阵的,但是后续的发展却超出了机构的意料。推动大盘大幅上涨的主力军,可能主要是散户入市带来的巨大的“羊群效应”,因为将近八年的熊市压抑了大量的投资热情。

    

     新开户的人群是什么,我们从一些券商也了解到,85后90后也成为了主力军。这样的一个群体在上一轮牛市的时候还没有足够的资本,经过了8年他们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坚,也看到了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

     同时最近利率的下降,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下降,更多的散户也选择杀入股市追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机构和基金经理最终“满仓踏空”,虽然看涨,但是押错了注。他们习惯的投资方式可能是炒作题材,关注成长股。

    

     然而很多新股民们并不熟悉股市,他们主要选择大盘蓝筹,即使业绩不好,只要耳熟能详,也能引起追捧。同时,对于机构来说,中国的一些权重股的估值相较香港或者其他地区的估值更具吸引力,所以一些境外的机构可能会通过“沪港通”的方式,减少他们H股的仓位,增加在A股蓝筹股的持仓。

     那么为什么金融板块和券商涨的尤其疯狂呢。其实,比如券商,他们自身的利润本来就和股票的牛熊市高度相关,专业术语叫做Beta比较高,简单的说牛市的话券商就会赚钱,而券商业绩增加,他们自己的股票也会更好,所以股价更容易跑赢大盘。

     这轮行情能走多高,走多远呢?市场上的确是众说纷纭。其实,在实体经济增速仍然放缓的情况下,这轮上涨行情究竟是估值修正还是泡沫,并不好下定论。但是近期可能会有两个不确定因素值得大家关注:第一是美国的加息,将吸引部分资本回流向美国;第二就是IPO注册制的来临会降低上市门槛,改变股市的供求关系。

    

     大行情下追涨的过程容易达到利润最大化,但是你需要确保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人,变成主力退场之后的炮灰。历史上类似的“疯狂牛市”过境后,市场走势都是如何发展的呢?

    

     彭博新闻社回顾了过去十年里的八次股市暴涨,并对短期投资者提出了警告:8次中有7次,上证指数都在接下来1个月内下跌,平均跌幅为3.3%。不过,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情况并不太糟。沪指在这八次暴涨之后3个月内涨幅平均为6%。

     所以对于散户来说,如果是本着投机的心态,而非价值投资的指引,何时见好就收将会是整个市场里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博弈。

     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 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央视财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