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关于幼儿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不看毁掉肠子(一定要保存)
2016/8/1 育儿亲子百科

    

    

    点击题目下方育儿亲子百科,关注经典育儿杂志

     导读:非常好的一篇关于幼儿园儿童培育的文章,拿来分享给爸爸妈妈们,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内容相当详实和实用。

    

    


     幼儿园生活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里,他们要学会怎样与同伴、与老师相处,要学会如何回应他人,如何与他人互动、交流,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上幼儿园不论对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一种考验,邻居的孩子刚入园的几天,天天哭闹不愿意去,好不容易去了家长还有各种担心,生怕孩子因不适应而发生各种状况,纠结下来我家取经。我把女儿上幼儿园期间的经验跟这位妈妈交流了下,也顺便写出来跟网友分享:

    

     一,关于孩子

     1,孩子的心理特征(父母必读)

     幼儿园期间,孩子心理会随着成长而变化,各个时期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点,掌握孩子心理,会让师生间、亲子间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身体动作发展特点:每年身高增长4~5公分,体重增加1.5~2.5公分,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达到接近成人水平,动作更加协调稳定,粗大动作上可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准确移动脚步和躯干跨越障碍物。精细动作更加准确,可以解纽扣、解系鞋带。总之,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增强。

     语言发展特点:词汇量增多,可达3000~4000个,以名词为主,对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特别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抽象名词,如天堂、地狱、星星雨。理解并能应用方位词,知道复杂的方位关系,能较准确地理解时间概念,如一天、一小时、午后、深夜等。3~4岁的儿童可能会用错人称代词,6~7岁时即可正确运用人称代词。此期的儿童可用简单和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我要吃东西,因为我肚子饿了。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可伴有丰富的表情。

     注意力发展:以无意注意占优势,只有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如电视播放的卡通片。学前儿童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3~4岁10分钟,5~6岁15分钟,因此,在给学龄前儿童进行课程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客观规律。

     记忆的发展: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处于萌芽阶段,形象与机械记忆为主,抽象记忆相当不足,另一特点将不同来源的内容与现实混为一谈,有的家长认为在说谎,实际是一种正常现象。区分儿童是否说谎关键是要辨别出是幻想还是现实。

     思维发展特点: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模仿力强,象征性和创造性游戏5~6岁达高峰,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化角色会很快发展。

     情绪的发展: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学龄前儿童情绪体验丰富,很容易表现在外显情绪上不容易控制。恐惧与焦虑是最不良的体验,在与家人分离或到一个新环境。受批评、受伤害后有明显的焦虑反应。高级情绪活动如同情心、孤独感、荣誉感、审美感、道德感、合作精神等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其良好性格的开始(特别重要)

     2,孩子在幼儿园里最易出现的6大问题,个个不容忽视!

     上幼儿园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没有了家人的呵护,孩子能适应吗?作为家长,他们能做些什么?我总结了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最易出现的6大问题,供家长参考。

     问题1憋尿与尿裤子

    

     有一位妈妈发现,孩子在幼儿园不愿上厕所。每天下班来接她的时候,我都看着她夹着两条腿走路,憋得不行了。她说,因为班上有个小朋友上厕所的时间太长,遭到了老师的‘批评’,所以她就害怕了,宁可忍着也不去。这样下去,孩子还不得憋出病来?”

     北京一幼儿园园长赵倩说,孩子出现憋尿的情况,幼儿园的老师是有一定责任的。不过,幼儿园一个老师至少看十几个孩子,照顾不周的情况也是有的。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了解幼儿园的状况;接送孩子的时候多问问老师,孩子在园里有没有什么“异常”。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鲁杰分析,孩子之所以憋尿,是因为她把上厕所和受批评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消除孩子对上厕所的恐惧,对上厕所的问题进行正面强化。

     另一位妈妈说,他们家孩子和憋尿正好相反。有的孩子是憋尿,我们家孩子是憋不住尿,经常尿湿裤子。

     赵园长说,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尿裤子的情况。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孩子学会说“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诉孩子如果老师工作忙,没听见,要拉着老师的衣角,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孩子总是尿湿裤子的话,家长要提前告诉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而且要准备一套干净衣裤给孩子备用。

     问题2不吃饭或吃饭慢

    

     很多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在家吃饭是不定时的,有时能吃一个多小时。到幼儿园后,他们最担心孩子吃得慢、吃不饱或者直接不吃。

     赵园长介绍说,幼儿园有一定的进餐时间,一般为半个小时左右,前20分钟老师先让孩子自己吃,后10分钟,老师会喂那些吃得慢或者不吃饭的孩子,直到孩子吃饱。不过,赵园长提醒家长,进餐习惯要从小培养,家长要要求孩子定时定量进餐;平时少让孩子吃零食,别让他们边吃边玩。

     问题3不午睡

    

     采访中一位姓丁的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上幼儿园两年多了,别的都挺适应,就是不爱睡午觉。他不解地说:“我们家孩子精力特别充沛,是不是没必要非得睡午觉啊?”

     赵园长说,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要求小朋友午睡1—2个小时。因为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每天需要十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仅仅靠夜间的睡眠是不够的,午睡是很好的睡眠补充,即使对那些精力充沛、没有困意的孩子也是必要的。而且,处在一个集体中,孩子要学会遵守规则,如果别人都睡,只有他例外,对他的个性培养没有好处。家长应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要求孩子按时午睡。

     问题4受欺负

    

     除了吃饭问题,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是家长最担心的了。鲁杰说,幼儿园“大欺小、强欺弱”的现象很难完全避免。家长不能光依靠老师,得让孩子先强起来。有些身体弱小、性格内向的孩子容易遇事时显得“退缩”,也就容易成为受欺负的对象。家长要告诉孩子,受欺负时不要跑,跑会给对方一个信息“你怕他”,要大声喊老师。

     家长最好能帮孩子从同班的小朋友中找一个“铁哥们”,这样孩子心里就比较有底气。另外,家长可以通过做游戏,让孩子扮演英雄,增强他的自信。

     问题5哭闹

    

     有的孩子用哭闹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不想去上幼儿园、想得到某个礼物等。也有的孩子动不动就莫名其妙的哭,这样孩子咋办?

     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也爱哭,我曾经给过我闺女一个脸盆,请她接眼泪,哭够了告诉妈妈,我们再一起解决问题,不然哭的时候妈妈听不清你说的话。结果闺女很认真的去卫生间哭了两分钟出来说“好了”,几次后再没出现过类似情况。

     问题6生病(家长特别注意)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没上幼儿园前,很少生病,可是一上幼儿园就生病了。比如手足口、腮腺炎、水痘、痢疾等,往往是幼儿园里一个孩子得了,就会导致很多孩子跟着得。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少生病呢?

     5种注意方法让孩子少生病

     1,良好的心理教育

     让上幼儿园的孩子少生病,我认为心理教育是第一位的。我曾经请教了几位妈妈,他们教了我很多“招数”,当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尽量跑在其他家长前面去接孩子。早接他,还要给他买礼物作为鼓励,夸奖他很勇敢,这样孩子就会非常高兴。所以,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是孩子少生病的前提条件。

     2,合理的饮食结构

     如今虽说生活条件好了,而且都是一个孩子,可是大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是工作族,爱孩子却不会喂养,挑食不爱吃菜的孩子越来越多。

     从小不注意给孩子合理饮食,孩子营养结构不合理,上了幼儿园,吃没吃饱或吃好更得不到保证。所以,这样的孩子,身体基础不好,很容易得病。要想孩子少生病,从小就要让他养成爱吃菜和水果的习惯。

     3,让孩子学会说“我要喝水,我要尿尿”(参考问题1)

     美国著名医学博士F·巴特曼的《水是最好的药》一书就阐明了身体缺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所以让孩子多喝水,肯定会减少生病的几率。

     我们知道,幼儿园孩子很多,老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像家长那样精心地照顾。所以,平时要多鼓励孩子:自己有什么需要要大胆的表达出来,老师都喜欢勇敢的小朋友。

     上幼儿园前要经常教孩子说:“老师,我要喝水”“老师,我要尿尿”,喝水可以减少生病,大胆说尿尿可以防止尿裤子。其它方面像身体哪里不舒服也要教会孩子要及时主动地告诉老师,这样老师才能及时通知家长。

    

     4,家长要学会变通

     有些家长把幼儿园当作学校,好像孩子一天不去,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见到一些家长,明明家里有人可以帮助照顾,却把孩子过早地送到幼儿园里,或生病还没有完全好,就又把孩子送去了,怕孩子落课。结果,适得其反,这样的孩子生病几率大多比一般孩子要多。

     我非常不赞同这种做法,身体是本钱,生病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好好休息。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变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不要总和别人比。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特别爱生病,不如变通一下,先上半天,慢慢适应后再上全天,也是一种减少疾病的方法。

     5,查找原因

     如果上面说的办法你都用过了,孩子还是反复生病,那就要带到医院好好找原因了。据医生的经验,爱生病的孩子多见以下一些情况:

     ①不爱吃菜、挑食

     这样的孩子,饮食结构不均衡,容易引起贫血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所以就会引起反复的感冒。

     ②被加餐

     一些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饱,傍晚回来后,不管孩子是否饿,就哄着孩子吃很多的饭,晚饭里还有很多肉。这样的饮食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久而久之,孩子就生病了。

     ③睡前抱奶瓶

     一些孩子从小养成习惯,睡前要喝一瓶奶,喝完也不刷牙或漱口。殊不知,细菌最喜欢牛奶,最喜欢在隐蔽的咽喉部位繁殖。于是,就容易诱发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

     ④有过敏体质

     这种孩子,小时候爱出湿疹,大多有家族史,比如爸爸妈妈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这样的孩子,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非常多,咳嗽的原因不一定是感染,有可能是碰见了引起过敏的衣物,或吃了虾或螃蟹或其他引起过敏的食物而引起的反复咳嗽等症状。

     ⑤恐惧上幼儿园

     有些孩子,对上幼儿园有明显的恐惧和不适应,因为心理的作用,孩子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咳嗽等现象,可是如果去医院检查,却发现不了太多的阳性体征。

    

     二,关于家长

     上了幼儿园,不代表孩子就被学校“收养”了,从而不管不问或者充满焦虑感。其实,教育的主体还是父母,我们仍需要花费大把的时间去照顾、陪伴孩子成长。

     至于那些入园后问题较多的孩子,其实多是因为入园之前,父母的准备工作没到位。所以,我列出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供广大家长参考。

     1,怎样选择幼儿园?(7个实用指数)

    

    


     到底应该给宝贝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呢?环境要好,老师要和蔼,吃的不能太差,学习也要跟得上但是还不能太累,要有艺术类的,文化课还不能落下了,不能太远了,老师也要够专业,等等等等。。。。。。

     其实,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并没有那么难。只要看好几点:

     指数1:路程

     选择幼儿园当然离家越近越好,提倡“就近入园”。一是节省接送时间,尤其在雨季或寒冷的冬季,离家近的幼儿园会让你和孩子方便不少,减少意外发生;二是因为离家近,能经常看到幼儿园,孩子不容易产生距离感或陌生感。如果路途远的话有校车接送就最好了,但车程也不宜超过1小时。

     指数2:教师的素质

     幼儿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资历外,最重要的是个性温柔,有耐心,喜欢孩子,尽责任和有爱心,同时,要善于和孩子及父母沟通,能把幼儿园照顾和教育幼儿的理念与父母很好的交流,这样能够提升家庭的教育功能,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指数3:营养卫生

     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没有传染病,并且每年或半年做一次体检以查看身体是否健康。每天对孩子的用品,如毛巾、茶杯等消毒1—2次。厨房卫生清洁,孩子的餐具每用过一次都要消毒。每个孩子有自己专用的、放在固定位置的茶杯、毛巾。玩具每周消毒一次。

     指数4:安全性

     幼儿园里是否经常出现有关孩子安全的重大事故,有无丢失孩子方面的记录,这标志着一所幼儿园的管理者与老师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在乎程度。有的幼儿园不能合理地建章立制,没有严格的门卫制度、饮食卫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制度等,致使管理出现漏洞、造成严重后果。

     入园有3个安全关键点,考察幼儿园的时候家长们要注意了。

     (1)园内处处有安全提示

     幼儿园里的安全提示分两种,一种黄色的给孩子看,另一种蓝色的给老师看。黄色安全提示很简单,在容易出事的地方贴着,上面只有一个大大的字和一条红色斜线,表示禁止。坡道上、大厅里容易摔倒,安全提示为“禁跑”;秋千架上有“禁爬”标志;滑梯口“禁止往上爬”;室内大型游乐设施“禁止小朋友间拉扯”等。

     而给老师看的蓝色提示则要复杂一些。每个提示牌上都有提示内容,并有安全管理员的名字,只要出现问题,老师要马上找到这位安全管理员来解决。

     (2)外出游玩统一行动

     孩子在幼儿园里集体出游,和家长带出去是完全不一样的。外出前,幼儿园会先跟家长确认孩子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外出。外出时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带吃的,幼儿园会集体购买瓶装水。而且,幼儿园会一再强调,在外出时一定要跟着老师走,不能离开队伍,也不安排自由活动时间。

     (3)接送认卡不认人

     现在的幼儿园,都应该有这样的制度。要是没有接送卡,或者接送卡上没有你的照片,你就是的亲妈亲爸也别想接走他。

     这张小小的接送卡里可有大学问。一面贴着孩子照片,另一面贴着几位接送人的照片。在接孩子时,老师只认卡上的接送人,如果接孩子的人不是卡上的接送人,老师是绝对不会把孩子交给他的。而且,接送卡上不写孩子和家长的名字,就算是别人捡到卡片,也没法接走孩子。

     如果接送卡上的人都有事情接不了孩子,家长要给班主任打电话,告诉老师受委托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接孩子时,受委托人还要当着老师的面给家长打电话,进行第二次确认,并留下身份证复印件。

     指数5:师生比例

     目前的托班的师生比例应在1:7左右,否则老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需要。根据国家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应配设2名教师、1名保育员。

     指数6:收费情况

     家长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幼儿园。一般来说公办幼儿园收费较低,民办幼儿园则较高。同类幼儿园中,级别高的收费高,级别低的收费相应 也较低。具体的收费情况可直接向幼儿园咨询。今后的趋势是幼儿园收费逐步放开,公办教育均按等级定价,民办教育根据平均成本定价。

     指数7:口碑(尤其重要)

     选择幼儿园时,口碑尤其重要。需要同已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的父母进行交谈,听取他们对该园的意见,这样可以对心目中的幼儿园有进一步了解。你可以利用幼儿园 晚接时间,与幼儿园游乐场里正带孩子玩耍的父母交谈,尽可能获取你所想要的信息。另外,也可幼儿园老师了解:同行中人是为你判断、出主意的最佳人选。如果 你有这样的朋友千万别错过呀!

     不能选的几种幼儿园(3个实用指数)

     指数1: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幼儿园。

     这种幼儿园在教师素质与环境设施方面都是不尽人意,甚至还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指数2:教学过于严厉的幼儿园。

     幼儿园应该拥有轻松舒适的氛围,老师脾气过大或者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选择幼儿园时要注意这一点。

     指数3:游戏活动少的幼儿园。

     没有充分的游戏,会禁锢孩子的活动。

     良好建议:

     由于大部分幼儿园招生都有相应的程序,而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你对择园迟迟做不了决定,一步赶不上,则步步落后,最后很可能耽误孩子的入园。在了解了比较合意的幼儿园的招生程序后,应尽早作出决定。

     2,家长接送孩子问题(放学接孩子的细节也很重要)

    

    


     孩子刚入园,全家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没吃饱,会不会想念家人,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于是接孩子回家后,就会出现许多新的话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提出以下"五要"和"无忌",供广大家长参考。

     5要

     1、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2、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一件重要的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可能会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的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3、分享乐趣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

     4、主动交流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5、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5忌

     1、甜水供应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供应”,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各种甜饮料,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2、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难,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3、顺从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顺从放纵”孩子。

     4、零食补充

     一些家长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的吃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晚饭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5、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

     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家长请试试这类问话(要积极正面哦)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你今天开不开心?你跟小朋友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哪些优点?给妈妈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

     请拒绝这类问话(负面的一定要丢掉哦)今天哭了吗?

     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

     老师凶不凶?批评你了吗?

     老师有忘记带你上厕所吗?

     ……

     3,送给父母关于孩子学前的话(附:孩子科学作息时间表)

     许多父母学前对孩子一再嘱咐:要保护好自己、吃饭乖乖的、不和小朋友打架、有困难找老师等等。这些话可以说,但孩子言行举止都是模仿父母的,就像我前面说的,爸爸妈妈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在家里的性格、说话方式、一言一行等都会深深影响孩子,如果父母自己做的就不好,就无权要求孩子做到,更不要希望老师帮你孩子改过来,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其实就是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家长注意:作息时间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长期坚持,不要因为家里来了客人或大人有活动就随意扰乱孩子的生活规律。当然,特殊情况下,比如节日、生日时,可以允许孩子自由一些,但事先必须申明原因和具体要求,让孩子明白这是特殊缘故,不至于在平日也提出要求而破坏常规。

     4,关于过早入幼儿园的危害(专家解读)

     国家规定三周岁上幼儿园,六周岁上小学,这个规定是基于科学的人性化的基础上设置的。

     但是,为了满足妈妈们的需要,不少幼儿园已经开始招收小年龄段(3岁以下)的宝贝入园。小年龄段宝贝入园一方面满足了妈妈们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妈咪的心常常被揪得紧紧的:宝贝那么小,他在幼儿园会遭遇些什么呢?他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到底这么小送到幼儿园里,对孩子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看看专家怎么说。

     1、太早入托孩子更富有攻击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在《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幼儿园吗?》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幼儿园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幼儿园。

     三岁的孩子刚刚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进入集体生活。三岁以前的孩子是无法告诉家长一个小时前发生了什么事,老师的态度怎样,是否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等。当孩子不能倾诉自己的遭遇时,就无法渲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积累,对健康人格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

     2、幼儿园还是等孩子3岁后再送

     英国幼儿教育心理专家建议说:如果家里有人带孩子,建议三周岁再上幼儿园。因为两周岁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而幼儿园是一个公共场所,再好的幼儿园也不会像家里一对一的照顾那么好。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越强烈,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进食,进而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别容易生病。从孩子的健康考虑还是三岁比较好点。

     3、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父母

     专家认为:两岁半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幼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地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地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孩子太早送去幼儿园以后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如果由于幼儿园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的。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所以在孩子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父母的坚持照育是很重要的。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无论托儿所有多好,那些较早或较久待在托儿所的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更不听话,这是有关儿童护理的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个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研究人员推测,托儿所缺少有经验的育儿老师,老师们缺少时间解决孩子争玩具、争活动场地等问题都是影响因素。

     该研究成果由美国国家儿童卫生及人类发展研究院作出,其研究报告发表在26日出版的医学月刊《儿童发展》上。

     这一针对1364名儿童,历时十多年的儿童护理方面的研究比较了儿童从出生一个月大到四岁半所接受的护理的规模、类型和质量,并研究了直到儿童11岁前其情感和语言的发展。接受调查的小学教师们称,那些待在托儿所时间较长的孩子即便在11岁时,也会出现“容易打群架”、“爱争吵”等问题。

     在和前来咨询的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之所以早早地把孩子送进幼托机构,以为这样能训练孩子的独立性,改掉孩子粘人的“毛病”,最终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孩子特别粘妈妈这个行为发出的信号是:“妈妈,您爱我吗?我怕您不要我。”

     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孩子其父母双方中有一方在童年时自身极少得到母爱,或者没有生活在他(她)的父母身边。从科学的角度说,爸爸或妈妈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深深渴望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孩子。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是有关潜意识的问题,父母自身安全感不够,孩子也没有安全感。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满足孩子对母爱的渴求,充分地满足之后他才会放心大胆地探索外部的世界,走向独立。孩子的心理只有成长到能和妈妈自然分离时,才能送入幼托机构。

     4、入园太早疏离了亲情

     英国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认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小班孩子的入园年龄应满3周岁。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园的想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认为自己不会带,早入托就能使孩子早点受教育,其实这种想法是比较偏颇的,首先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幼儿在3岁之前仍处在亲子依恋阶段,最好以家庭抚养为主;离开父母、家庭的时间不宜太长。6个月-2岁是孩子与父母的特殊情感连接阶段,直到2岁左右孩子与同龄人主动性社交才开始萌芽,2岁半左右孩子逻辑和秩序感才逐渐建立,方能有效进行组织性互动和生活。由于婴幼儿阶段是早期依恋感发展的最佳时期,过早入园会导致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够成熟,语言发展有局限性,不懂调节情绪等问题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负担变的不愿意主动社交和表达,缺乏安全感,这对孩子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高层次情感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所以适龄性的行为和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因为家长的一已之见而成为阻碍孩子长期发展的绊脚石。

     5、三岁前上托儿所易致情感问题

     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兰姆近日公布的另一研究结果回应了美国国家儿童卫生及人类发展研究院的上述研究。兰姆通过研究发现,早早送孩子上托儿所可能导致其长期出现情感问题。

     兰姆指出,孩子在三岁之前就被送到托儿所,长大后更容易有不良行为,处理压力的能力更低。去年,兰姆教授和同事在3000名幼儿中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入托前9个月儿童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是未入托的同龄孩子的两倍。而且,上托儿所的幼儿年龄越小,压力值就越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超前入托对孩子带来的危害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建议家长们最好在孩子达到规定的年龄再让孩子入园,以免人为地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6、不易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当孩子初到幼托机构时,撕心裂肺的痛哭被大家认为是正常的,甚至教育工作者也视这为正常的,常常安慰家长:没事,过几天就好了。请问家长和那些冷漠的教育工作者:如果突然把你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一群陌生的人,你会安之若泰吗?我们尚且不舒服,何况两三岁的孩子,他们有多深的恐惧和痛苦啊!

     如果处在这样痛苦的境地的孩子不被理解,没有得到安慰,只一味地要求“不要哭”,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这种痛苦的经历深植到他的潜意识当中,将影响到成年后的性格。

     在北京上海一些幼儿园允许家长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陪园几天,等孩子适应了再独自上学。如果幼儿园没有这个条件,让孩子进入早教机构上亲子课程也是一种很好的过渡方式。

     总之,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一哭两三个小时,就表明孩子没准备好,应该马上带回家,如果无视孩子的痛苦和反抗(这就是一种反抗)而继续下去,后患无穷!

     有一个孩子在两岁时被送入幼儿园,十多天后因为无法顺利渡过入园初残酷的心理折磨期,父母只好把她接回家,不再去幼儿园。半年后再来我们中心时,一见到教室门要关起来,就惊恐地大哭,那种哭声是撕心裂肺的。

     她家人说,以为几个月过去她会忘掉,没想到这么强烈,亲子课程是家长陪同的,她尚且这么恐惧,更何况再次让她入园。

     我告诉他们,不可能忘记的,而且这个痛苦的经历产生的影响已经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深处(潜意识深处的组建部分就是她成年后的人格部分)。她将时时处在一种异常的警觉状态,不能放松自己,过于敏感易受到伤害。

     这个孩子从几个月起就一直和外婆一起睡,外婆成了她的第一顺序依恋关系人。妈妈反倒退居其二。母爱的缺失使这个孩子脆弱,不自信。这个孩子本身安全感就不够,入园时不到两周岁,心理适应能力不足以应付环境变化带来的痛苦,以至留下心理阴影。

    

     小淘妈总结: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被记者问道:“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各位家长,您希望您的孩子具有如下品质吗?大方自信、独立性好、意志坚强(自觉)、学习习惯好、专注力强、社交能力强。各位爸爸妈妈们,如果能遵从我提出的以上建议来实施教养,您的孩子就会具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否则到了十几岁出现问题已经来不及,那时候父母对孩子几乎没有影响力。

     总之一句话:再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爸爸妈妈!

     【教子有方家长群】随时随地与百万爸妈交流育儿心得,每周有优妈专题讲座,定期有专家、大咖进行线上分享,为您系统解决各类育儿疑难问题!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早教群管家微信号(0-3岁):hilv888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3-6岁): kkff360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kkff361

     初、高中群管家微信号:mlnrzxc

    

     辣妈宝典


     微信号:lamabd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母婴第一微刊,全方位的母婴呵护,让你变给力辣妈!快快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育儿亲子百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