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期别轻视,误食危害知多少!
2016/9/30 宏昇老中医

     过期食品的认知误区

     每次去超市采购回来,很多瓶装、灌装以及袋装食品,没来得及使用完,就直接扔冰箱了,一放就是三五月,在想起来一看临近保质期了,但是看起来闻起来都还是好的,不少朋友都会问,还能吃吗?今天就来给各位讲讲关于过期食品的一些认识误区。

    

     那么究竟如何来判断食品是否过期了?我们的食品的保质期都是多久呢?

    

     常见食品保质期

    

     乳品:新鲜乳品冷藏保质期通常是7天,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小时就会腐败变质。

    

     奶粉类食品: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为24个月,非充氮包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6个月。

    

     食用油:通常的保质日期是18个月,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开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会相应缩短,最好3个月内食用完。

    

     酒类:11度~12度的省优级熟啤酒为4个月,普通熟啤酒为2个月;10.5度的熟啤酒为50天;果酒为6个月;汽酒为3个月。

    

     面包糕点:一般冬天7天,春季3~5天,夏季1~2天。因为含有水分,如果保存不当,面包糕点也许隔天就会发霉,一旦发霉,必须弃食。

    

     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3~5周内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蛋类每过一个星期,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必须尽快食用。

     我们在过期食品这个概念上的认识是有误区的,保质期和保存期是两个意思,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误区1:保质期=保存期

     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指食品的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适宜的贮存条件下,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仍然可以食用。而另一种叫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在保存期之后,食品会发生品质变化,产生大量致病细菌,如果食用,则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急性传染病。所以,过了保存期的食物,必须做丢弃处理。

    误区2:不浪费就是“美德”

     很多人认为,食物过期后只是口感变差、风味改变、质量下降,只要没有严重发霉变味,就应该尽可能吃掉,避免浪费。

     事实上,一些食物如水果放置时间长了,会出现部分腐烂变质,各种微生物就会不断加快繁殖,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向未腐烂部分继续扩散。即便吃的是未腐烂部分,其中的毒素依然会对人体呼吸、神经等系统形成威胁。

    

    误区3:冰箱=保鲜柜

     有些人以为,只要把食品放到冰箱里就不会变质。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很多微生物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4℃~60℃,而大部分冰箱冷藏温度并没有达到4℃以下,即使达标,也只能延缓细菌的生长繁殖,却并不能杀灭微生物。此外,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往往会发生冰晶析出、粘连等现象,而反复冷藏,并且生熟食物交叉放置,不但影响口味,还易引发食物变质。

    

    警惕保质期玩“障眼法”个别生产厂家和不法商受经济利益驱动,采取涂改生产日期,弹性标签,随意标签等各种手段给过期食品更改“生日”,再进商场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无法识别真正的食品保质期。

     而超市自制的食品,无论是馒头、面条等主食,还是酱牛肉、凉拌菜等熟食,超市工作人员通常都是在称重后,再往塑料袋上打上日期,这个日期显示的虽然是当天的日子,但这些食物究竟是哪天生产的,消费者根本无从知晓。

     两招练就“火眼金睛”壹关键词:辨别出厂包装

     首先,看日期色泽。真的生产日期标注,干净利落、色泽发亮,假的生产日期标注通常模糊不清,日期周围留有墨迹。有的食品,在改日期时,因为原日期可能擦拭不干净,就会在同一个袋子上出现两个日期。

     其次,可以用手擦拭。产品包装上的原生产日期,一般是钢印打上和电喷的生产日期,用手无法直接将其擦掉。而改过的生产日期,用手轻轻一抹,颜色便开始变浅,再用力抹几下,生产日期变得一团黑,看不出字的模样。

     第三,看日期颜色。一些正规大厂家为了避免过期食品被小商贩更改日期而故意选用难以模仿的烫金字,而违法供货商造假时通常都会选择成本较低的黑色原料。

    

    关键词:小心超市自制食品

     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识,注意包装是否完好,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不要买,必要时可闻一闻有无异味。

     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少买容易腐败变质的凉拌菜。熟卤制品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温,凉拌菜买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杀菌。

     警惕自制食品的打折促销活动,此类活动大多是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的,安全指数不高,不要贪图便宜而大量购买。

     END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宏昇老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