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的30年,我们的20年】
2015/10/15 苏群

     ?喜欢请关注

    点赞更转发

     如果你常留言,还可以获得彩蛋文章,只有留言才能看到。

     欢迎关注我的社交媒体——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新浪博客:苏群

     Instagram:QUNSU(篮球不是生活的全部)

     蜂鸟网:苏群 (旅行摄影·我镜头里的世界)

     悦跑圈:QUNSU

     上期微信文章《我和乔丹的4分半钟》因故从公众平台删除,阅读请留言输入“乔丹”。

     阅读彩蛋文章《郭艾伦挑战了什么?》,请留言输入“郭艾伦”。

    

     越老越有味道的飞人。(孙彧 摄影)

     这天晚上,整个上海满溢着一股特别的味道。

     桂花香气,是的,这个季节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飘着桂花香气。还有一种味道,叫乔丹。

     我周围每个人的脸上,好像都变了表情。我和那些认识的人,说是为了NBA中国赛来到上海,其实大多冲着乔丹而来。他们有的是记者,有的曾经是记者现在已经是领导,有的是体育品牌的工作人员或者现在也是领导。

     乔丹带着黄蜂队来上海了。如果不是Jordan Brand开创30周年纪念,大神的球队不一定来,至少,他本尊不一定来。

     在深圳时,就一票难求,这是以往中国赛难以想像的。我送了一张票给我在深圳的一位摄影朋友,他比我大两岁,企业领导,坚持运动。我还送了一张票给石进,我的钢琴朋友,他作的《夜的钢琴曲5》百听不厌,他是1981年生人,从广西赶来。

     到上海时,已经不可能有票了。我原本打算像往年那样,给我的微信公众号订户送20张训练日票,但是连训练日都一张没有,只能说抱歉了。

     在上海,我的惟一一张球票给了周游。在我以往的记述中,周游是非常特别的一个人,他初三时给我写信,索求乔丹的签名,大学毕业后,成为《篮球先锋报》的创始者,编辑部主任,现在是虎扑的内容主管。

     那天晚上,周游在上海请客,都是《篮球先锋报》过去的同事:黎双富在懒熊体育当合伙人,于睿寅在上海一家公司当高管,沈杰从苏州赶来,他在一家手游公司。郭海舟说好了来,但没有来,他在耐克中国的公关部,那天下午,大神乔丹在耐克园区见全体员工。

     那是上海站比赛前一天晚上,到那时候为止,在中国见了乔丹的只有我和郭海舟。周游说,请客是为了庆祝我专访了乔丹,他要和与乔丹握了手的人吃饭。当然是开玩笑,但席间他们仿佛都很淡定,除了周游。他从不喝酒,一瓶啤酒即倒,但破例喝了三分之一杯的红酒。

     喝了红酒的周游一言不发,不知道是晕了还是故作矜持。我知道他对第二天有没有机会去看到乔丹忐忑不安,因为我也没有把握。腾讯意外安排我采访乔丹的下午,他就给我不停地发微信,问我能不能带他上楼,只要看一眼乔丹。我说按经验,上楼刷卡,进门刷脸。他就说见不到了,那语气像是老情人说好要来,但变卦了。

     和石进一样,周游是1981年生人。1980前后这一代,恰好在乔丹最巅峰时期进入青春期,对乔丹的迷恋无法用语言形容。

     黎双富的英文名字是Jordan Lee,他说,原来想用Michael Lee,但觉得对乔丹不敬。现在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取名Michael和Jeffery。我说你把Michael变成你儿子了?他脸一红说,我和我儿子的名字加起来,刚好是Michael Jeffery Jordan,乔丹的全名。

    

    

    

     乔丹在半岛酒店和拉沙德、Jordan Brand设计师对话,李晨感受了一把“The Shot”的激情。(耐克供图)

     远在厦门,还有一位《篮球先锋报》的旧部段旭。他现在是安踏的总裁助理,这天他赶到上海看比赛,比赛前发了一篇文章《我想见乔丹,但是……》:

     “当然,我也想见乔丹。但是见不到,我并不抓狂,失落,郁郁寡欢。

     “我猜,如果我没有转行,还在体育媒体干着,或许能有更好的机会接近乔丹,顶礼膜拜。可我已经在一家体育用品公司效力,没有那样的机会,没有就没有了。

     这是摘录的32岁的段旭的文字,他刚刚来报社的时候,才21岁。他长大了,文字变得这样透明清澈。而于睿寅,头天吃饭时,根本没有说他有票,位置高得像在山顶。段旭出了一本乔丹传记,于睿寅出了一本狄更斯的小说译著。他们,都是乔丹的球迷,而现在已经成熟到把追星的欲望深埋在心底。

     周游发微信说:“大神走上球场,站到场地中央,全场山呼海啸,我眼巴巴看着,竟然忘记了鼓掌……”

     我想起了泰戈尔在他《吉檀伽利》里的一首诗:“我终于见到了你,要把带来的金子献给你,可是,当我翻遍了背囊,只翻出了一颗麦粒。”这是我年轻时最喜欢的诗句,现在,我分不清这样的奉献是给神、爱人还是乔丹。

     乔丹的30年,是我们的20年。我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深圳,赶到上海,为的是看一眼乔丹。2004年我在《体坛周报》,乔丹上一次来中国,我在报纸上把乔丹的行程全都公布了——追乔丹路线图。结果在东单球场,球迷爬上了围网,公安局看安全有问题,下令取消了公开见面,乔丹的车从东单驶过不敢停留,直接从东单二条东方新天地进菜的门驶下地库。为了这件事,我至今内疚不已。如今,那些爬在铁丝网上的小朋友,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当了领导,他们当中,有多少出现在今天奔驰中心的球场?

     孙彧那时候刚刚入行当记者,现在是《篮天下》主编。2004年,他在北京的发布会上,坐第二排,高高地扬起手要提问,其实只是为了引起注意,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问什么。在上海,他拿着相机,拍下了这篇文章所附的大部分图片,现在他是一个美丽女人的丈夫,一个可爱女儿的父亲。

     于嘉,现在已经是你们人见人爱的篮球主持人。那天乔丹、拉沙德和Jordan Brand设计师的对话,他就默默坐在前排,回酒店写文章:“初中生幻想那飞龙在天般的扣篮,自己应该也能完成,没想到练了好久最后起跳失衡,左臂骨折。不骗你,纵身一跃的时候,真的想的就是:‘我是乔丹啊!!!’”我做证,他的前臂有一条蜈蚣样的手术疤痕。

     我和柯凡在球场一角,为腾讯做现场直播。比赛结束后大家都不散,腾讯的全体工作人员要来个大合影,等了很久。柯凡坐到乔丹坐过的那个椅子上,说,给我拍张照片——深圳站他在北京的演播室,今晚,他第一次见到了乔丹,戴着帽子,像一个导演。拍完照片,柯凡俯下身,亲了一口那把椅子。

     所有念到名字和没有念到名字的朋友,我在这里向你们、向我们的青春,脱帽致敬。

    

     乔丹在NBA中国赛上海站。(孙彧摄影)

     上期微信公众号文章6位获奖者

    

    

     这是今年NBA国际系列赛中国站的特别款篮球,用了NBA logo的红白蓝三色作为整体基调,烫银logo让球更酷炫,球身有明显中国赛logo。中国赛期间,这辆装有4584颗特别款球的大巴,分别在深圳和上海进行环城巡游。

     点赞最多:

     韩少林 506赞;? 415赞。

     猜大巴上的球数最近:

     嘿 招风耳 4455颗;赵雪峰 4800颗

     经常给我打赏:

     猴子请来的救兵(王犇);媛儿。

     请以上6位朋友给我留言,留下地址和手机联系方式,以便给你快递奖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苏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