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去颐和园,花儿都要谢啦】
2016/3/29 苏群

F8 1/32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颐和园的花儿盛开了,再不去看看,她们等不及就要谢了。
所以,星期天我带女儿走了一趟桃红柳绿的“西堤”。
我上大学时,颐和园是我们的“后花园”,从我们的学校——国际关系学院走过去只需要10分钟。第一次进园是1987年10月31日,北京下了几十年来最早的一场大雪。我们都入学才两个月,晚上熄灯后,大家围聚在宿舍里,屋外下着大雪,屋里点着蜡烛,我们喝啤酒。漂亮的班主任刚刚本科毕业,也欣然加入,散的时候太晚了,班主任和女生都是翻窗回宿舍。后来,我们的班主任去美国当电影演员了。

F8 1/125. Sony RX1R II. 35mm
不知道进过颐和园多少次,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熟悉亲切。大学时代,颐和园的门票只需要一角钱。冬天上体育课,学校里发冰鞋,给一张票,到昆明湖上学滑冰。夏天,一场新雨后,我会和几个同学去东南角的昆玉河游泳,游累了,躺在高高的秀涟桥上看夕阳,诗兴大发。
女儿是冲着到昆明湖上划船才肯跟我去,但她不知道我会带她走那么长的西堤。我跟她说,西堤是清朝的皇帝模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建的,苏堤是我们苏家的先人苏东坡建的。她说,苏东坡是谁啊?我说你不是会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她说,那不是苏轼写的吗?
因为西堤,颐和园成为我最喜欢的北京的园林,也是我心目中最美丽的中国园林,因为这里有着最接近我的家乡的景致。

F5.6 1/400. Sony RX1R II. 35mm

山桃花 F5.6 1/800. Sony RX1R II. 35mm

练桥远眺万寿山 F8. 1/125. Sony RX1R II. 35mm
西堤上号称有“西堤六桥”,实际上有八座桥,中间还夹一个景明楼。这些桥原先大都有桥亭,后来都被英法联军烧毁,我们现在看到的练桥、豳风桥、镜桥、柳桥上面的桥亭,大都是慈禧复建的。景明楼在我们30年前上大学时还没有,大学毕业时复建,所以我看它总觉得怪怪的。现代复建的建筑不值钱,所以景明楼一直破破烂烂的,才不到30年历史。
但这并不妨碍整条西堤的美丽。我喜欢从南门进,先登上酷似玉带桥的秀涟桥,这是我原先来游泳经常休息远眺的地方。然后真正踏上西堤往北,经柳桥、景明楼和练桥,再到堤上最漂亮的镜桥。
镜桥有八角桥亭,造型漂亮,取意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关键是每到春暖花开,镜桥前后有造型最漂亮的山桃花,雪白如云。

镜桥 F5.6 1/400. Sony RX1R II. 35mm
镜桥 F5.6 1/400. Sony RX1R II. 35mm
一路向西北,还有婀娜的玉带桥,那是西堤向正北的转折处,然后是豳风桥和西堤终点处的界湖桥。豳风桥上的桥亭庄重大气,这里是观看日出和夕阳的美妙去处。但界湖桥上的桥亭被英法联军烧毁后,至今没有重建。豳风桥旁的山桃花也多姿和有气势,最适合以桥亭为背景留影。
我带女儿走了很久,才走出西堤。由于现在人流如织,建议另找时间游长廊和万寿山、佛香阁,而在石舫旁边坐龙船直接去十七孔桥,然后在十七孔桥往南100米找到租船处,等还了船,就可以从这里往南门出,你的春游就结束啦。
这个租船点的好处,是还有手划船。上大学五年,每年的中秋,我们班都会在这里租三条船,月夜畅游昆明湖,那时没有脚踏和电动船,都是手划。只有划这种船,才能找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感觉。
如果有时间就出发吧,再不去颐和园,那些花儿可都要等不及谢啦。

F8 1/25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西眺玉泉山 F8 1/32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F8 1/16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绿头野鸭 F5.6 1/32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漂亮的凤头鸊鷉 F5.6 1/64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十七孔桥 F8 1/32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F5.6 1/800. Sony RX1R II. 35mm

F8 1/40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F8 1/40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F8 1/200. Canon 5D Mark II. 70-200mm

Sony Z5

哈哈,这是在玉渊潭 F6.3 1/250. 5D Mark II. 70-200mm

我们在玉渊潭看樱花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苏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