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午餐】无油烟懒人周末午餐 豆豉清蒸排骨
2016/3/12 美妈一日三餐

     想看当天搭配可以这样做:

     1、美妈一日三餐微信中分别输入早餐、午餐、晚餐,即可获取三餐的搭配,内容中将会包含孩子的午餐、晚餐。(每天更新)

     2、底部菜单栏点击每日搭配,点击今天吃啥,即可获取三餐的搭配。

     3、美妈一日三餐微信中分别输入011、012、013,即可获取对应的早餐、午餐、晚餐搭配。

     4、也可以直接在美妈一日三餐微信中输入菜谱名称,来查找自己想要的菜谱。

     大人吃这个:豆豉清蒸排骨

     宝宝吃这个:香菇虾仁蛋羹

     此排骨用浏阳豆豉、永川豆豉和阳江豆豉的风味略有不同,但味道都好吃。

    

     原料:仔排250克;豆豉1.5汤匙;生姜1块;香葱白4根;大蒜4粒;辣椒粉1汤匙;

     调料:老抽几滴;干淀粉1汤匙;黄酒1汤匙;酱油1汤匙;盐适量;

     做法和步骤:

     1、排骨用清水漂几次至水变清,然后沥干水分。将葱姜蒜切成末。排骨里放葱姜蒜末、酱油、黄酒、辣椒粉、老抽、干淀粉和适量盐充分抓匀腌40分钟以上。下豆豉抓匀。蒸锅放水烧开,然后将豆椒排骨平铺在盘子上,加盖,大火蒸30分钟,即可。

    

     小贴士:

     1、排骨选仔排(小排)比较香,易入味,注意蒸的时候要平铺,可以节省蒸的时间。

     2、排骨用清水漂几次,有去腥的目的,但漂后要沥干水。

     3、因为后面加的豆豉有盐味,所以在腌制时放盐只需要一点点,如果你酱油很咸还可以不放,腌时最好蘸点汁尝尝。

     4、等排骨腌入味后,再放豆豉一起蒸,这样既有豉香,又不至于过咸,如果你一开始就放入的话,放了酱油就不要再放盐了,否则太咸了。

     5、豆椒排骨跟豉汁排骨还是有所区别的,你还可以在蒸的时候放点白糖。

     6、如果把辣椒粉换作小米辣来蒸,风味不同。老抽为了增色,可以不放。

     7、等水烧开了再放排骨蒸,口感更好。你如果不放辣椒粉,加点梅子酱,就变成梅酱排骨,酸甜可口。

     很可爱很好吃的一款创意蛋羹。

    

     原料:新鲜鸡蛋2-3个(蛋液140克);香菇1个;鲜虾2个;

     调料:温开水260克;盐3克;香葱1根;

     做法和步骤:

     1、准备材料:新鲜鸡蛋2—3个(或蛋液140克),香菇洗净切片,鲜虾去壳去虾线备用(图1)。蛋液用手动打蛋器(或筷子)打散,放入3克盐(图2)搅拌均匀,使盐充分溶化。

     2、加入温开水260克(图3),边加边搅拌。注意不必过度搅拌,搅匀即可。搅拌均匀后的蛋水(图4)。

     3、将蛋水过筛到炖盅里(图5),用小勺撇去表面气泡。将蛋水过筛,蒸出的蛋羹更加细腻。炖盅顶部盖一个小盘子或保鲜膜(防止蒸煮过程中水汽滴入蛋羹中),锅内水开后,再把炖盅放入蒸锅隔水蒸。先大火,再转小火。蒸锅的盖子一定要留缝,边蒸边跑气。蒸锅水开后记时间,开锅后再蒸12分钟(蒸到一半时间加入香菇片、虾仁)。从蒸锅里取出鸡蛋羹,撒入葱花,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醋、香油、酱油、鸡精等调料,即可食用。

    

     小贴士:

     1、蛋量及加水量:一个鸡蛋可加入1-2倍水,加1倍水蛋羹硬一些,加2倍水蛋羹软一些。个人感觉1.5倍—2倍都可以,我通常习惯加1.8倍的水。关于用几个鸡蛋的问题,比如说想让蛋羹的量刚好如图所示,我是这样做的:先用水试出到达图上位置大约是400克的液体,再用400除以2.8(1+1.8),就知道蛋液应该在140克左右。特大号的鸡蛋用2个,小鸡蛋用3个就差不多了。

     2、不要加生水或热水。因自来水中有空气,水被烧沸后空气排出,蛋羹会出现小蜂窝,影响蛋羹质量。热水很容易将蛋液烫熟,很难蒸出嫩滑蛋羹。最好用温开水或凉开水,蒸出的蛋羹表面光滑,软嫩如脑,口感鲜美。

     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

     查看明日午餐搭配

     豆豉清蒸排骨+香菇炒青菜+香菇番茄萝卜汤+香菇虾仁蛋羹(儿童餐)

     猜您喜欢

    

    最受喜爱家常菜TOP10,你学会了吗?


    

    专治宝宝不爱吃蔬菜的菜谱~


    

    几道创新家常菜,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哦


    

    比钙片强10倍的家常菜,为了要长高的孩子,妈妈必知!


    

    9种补脑食物,宝宝多吃,智商高~


    

    7个最简单的蛋糕方子,拯救没有烤箱的童鞋!


    

    只一道小炒肉,就能炒出N种花样!


    

    20元20分钟搞定三菜一汤,健康杠杠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美妈一日三餐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