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题OR新问题 近视防治从小做起
2016/6/11 学府健康

点击上方“学府健康”可以关注我们哦! 近视问题是医学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近视发展不断趋于低龄化,导致很多家长从孩子上小学起就开始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很多家长都知道,对于近视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只有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近视的发生。

老话题:预防远胜于治疗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居世界第一,且渐趋低龄化。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3.8%,在某些特殊人群已高达80%以上。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近距离、超负荷工作有关。近视一旦发生,除少部分假性近视有治愈希望外,大多数近视患者疗效欠佳,最终都不得不戴上眼镜。因此对近视而言,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
预防近视,及早发现近视的“苗头”,家长们应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弱光下,以及晃动的车厢内看书、写字,不要无节制地上网、看电视,连续读写1小时左右应休息15分钟,眺望远方。
其次,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第三,多吃对眼球巩膜发育、视网膜发育有益的食物,如富含胶原蛋白的海参、汤包,以及富含叶黄素的胡萝卜、玉米等。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胡萝卜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但吃法很有讲究,因为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经“油炒”才能被人体吸收,不宜生吃或榨汁。
第四,家长应每半年带孩子去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眼屈光异常或眼睛的器质性疾病。若发现孩子有近视的“苗子”,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阻止近视的发生、发展。
特别提醒:读写姿势不正确易诱发近视目前,许多家长为预防孩子近视可谓“不遗余力”,备齐了各种“装备”,如防近视桌椅、护眼灯、坐姿矫正仪等,却很少有人在意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握笔姿势不正确,手指挡住视线,迫使头部向左倾斜,拉近了眼镜与书本的距离,会增加近视发病机会,且随着握笔姿势不正确程度的加重,屈光度数也在不断加深。也就是说,如果握笔姿势不对,就算坐姿再端正,也无济于事。

新问题:手机控,你的眼睛已“不堪重负”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然而,智能手机对视觉健康的危害却不容忽视,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法。可能大家曾听说过一个医学名词叫“视屏终端综合征”。实际上,智能手机就是一种特殊的视屏终端。与电脑屏幕相比,手机图像更小、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更近,给眼睛带来的危害比电脑更严重。
看手机时,眼睛距离屏幕很近,一般为40厘米左右。为了能看清手机屏幕上的图像,眼睛必须同时动用“调节”和“集合”两大功能。所谓调节,是指看近处图像时,眼睛睫状肌收缩,使焦点从远处移到近处。简而言之,“调节”好比是傻瓜照相机的自动聚焦功能,但在此过程中,眼睛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所谓集合,是指双眼同时看近处屏幕时,眼睛的位置必须从正中转向轻微偏内侧,以便使双眼视线在近处聚焦而不出现重影,此过程同样需要眼部肌肉收缩,才能实现。
因此,如果长时间、近距离手机屏幕,会引起眼睛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引发眼部肌肉紧张性疼痛和视物模糊,严重的还会引发头痛、恶心等。长时间看手机还会导致短暂性近视加深,且可能是近视发展的重要诱因。通过适当休息,这种短暂性近视可以消失。但若长期持续,则可能诱发或加重近视。另外,。一般人眨眼频率为每分钟10~15次,而在视屏终端前,人的眨眼频率明显减少,最多时可下降60%,从而引发因眨眼频率下降而引起的眼睛干涩症状。

如何有效防治手机相关的视屏终端综合征? 关键是要合理使用手机,不能让眼睛超负荷。具体措施包括:第一,连续看手机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要适当休息;第二,手机离眼睛的距离不宜过近,尤其应避免晚上钻在被窝里近距离看手机;第三,配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散光和远视;第四,在看手机过程中,有意识地多眨眼;第五,必要时选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滋润眼睛。
无论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近视防治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控制我国近视率不断增长,防止近视向高度近视快速发展,从而导致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影响身体健康。一旦发现眼睛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重庆学府医院眼科,关爱心灵之窗,还原清晰“视”界。科室由重庆知名眼科专家长期坐诊,引进大量一流的眼科检查及治疗设备,诊断水平高,专业解决各种眼科问题,为眼科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学府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