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流行!?为什么手足口病总爱“攻击”小孩儿
2016/6/29 学府健康

    

    点击上方“学府健康”可以关注我们哦! 有一种传染病,生来自带全球属性,经常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成为“流行”。1957年新西兰首次被报道,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命名,即:HAND-FOOT-AND-MOUTH DISEASE。它就是喜欢找小朋友麻烦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0岁以下的婴幼儿,是这种传染病的主要“攻击对象”,其中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1、手足口病毒经过2~10天的潜伏后,孩子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2、发热是手足口病的第一个体征。部分患者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3、发热后1~2天,口腔或喉咙会出现疼痛的小疱疹,这些疱疹初时呈细小的红点,然后会溃破形成溃疡。4、接着1~2天内,会在手心、足底、膝盖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有的孩子会出现疼、痒的状况。5、手足口病在全球各地均可发生,在气候温和的地带, 多见于夏天和初秋。

    

     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它们的“藏身地” “我是一个携带病毒的细菌,所有家长都对我们谈之色变,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藏身之处,比如此刻,我就粘在一个小朋友的杯子上。我能看见你,但你可看不见我。”

     它们传播途径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往往让父母防不胜防。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鼻或喉咙分泌物、唾液、破损的水疱、粪便、或触摸受污染的物件(毛巾、手帕、玩具、奶具等)而传播。在病发的第1周内的传染性最强,即使病毒在体征和症状消失后,仍然会继续留在体内数星期,时刻准备找到下一个“寄宿地”——传染给其他人。

     手足口病看似很厉害 但其实它是“欺软怕硬”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都比较轻微,7~10天内就可以自行痊愈。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现象,个别患儿则会发生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肺出血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重症。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加强救治:

     1、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躯干共济失调、突发性肢体无力、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心率异常。

     2、小于2岁,特别是小于1岁的婴儿,若怀疑是手足口病,即使不发烧,也一定要立刻去医院就诊。

     3、退烧后,如果孩子继续出冷汗,说明病情有所加重,也应尽快就医。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如何有效预防感染 1、在流行季节,家长要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游玩;

     2、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

     3、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清淡饮食;

     4、保证充足休息,不要让孩子太过疲劳,以免免疫力下降。

     5、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重庆学府医院专家提醒: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只要记牢“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可。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严重者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联系方式 拨打健康热线:023-62767710,或关注“学府健康”微信公众号,即可直接预约重庆学府医院儿科专家门诊,同时有任何疑问也可直接通过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医师。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直接预约重庆学府医院儿科专家门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学府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