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炸弹”这些潜伏在血管中的疾病需警惕!
2016/8/7 学府健康

     点击上方“学府健康”可以关注我们哦!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居于各种死因之首。心血管疾病大多在早期或中期就存在血管病理改变和脏器功能障碍,可临床表现却不明显,不易引起重视,直到血栓、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可为时已晚。因此,隐匿性心血管病变患者风险要比有症状的心血管病患者大得多。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陈庆伟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有不少老年人平时身体还挺壮实,却因为突然患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卧床不起,给晚年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4种潜伏在血管中的“无声炸弹” 1、隐匿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病人群较广泛,其发病率一般在7.7%~24%之间。很多高血压患者已经逐渐耐受持续高压状态,并未发觉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或偶有轻度头痛头晕。悄无声息的高血压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患者不能及时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

     2、隐匿性脑卒中。临床无自觉症状或脑卒中病史,CT或MRI检查发现脑卒中病灶如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少数为脑微出血均十分常见。

     3、隐匿性冠心病。冠心病的早期和中期大多是没有征兆的。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慢性冠心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并没有胸痛、胸闷、气急等症状,只在平板运动试验、放射性核素、CT、MRI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才会发现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狭窄。

     4、隐匿性恶性心律失常。隐匿性恶性心律失常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其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生,且抢救成活率很低。这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往往经历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脏停搏的过程。

     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如果能够做到正确预防、正确治疗,是可以有效缓解的,所以对于老年心血管患者来说,良好的家庭护理非常关键。“我们可以从一些生活细节入手,如保持良好的心情、让生活更有规律、保证睡眠等。”陈庆伟教授说。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1、合理饮食,适量补水。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夏季的膳食宜“多汁多彩”,多食用黄色蔬菜或绿叶蔬菜,能减轻动脉硬化。适量进食白色食物,能有效降低血黏度和胆固醇。此外,心脑血管患者每日需主动、适时、适量饮水,以避免因未及时喝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而导致血液浓度升高,发病率上升。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这样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2、起居有节,减少外出。在夏天,老年人宜静养为主,忌运动过量。许多老人习惯早起晨练,但调查显示早晨6~10点,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为70%—80%,因此应尽量避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与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人口稠密的地方。

     3、戒除焦躁,平心静气。调查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中情绪激动所占比例最高。炎炎烈日、暑气逼人,人们极易产生焦躁情绪或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节情绪不仅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而且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4、防暑降温。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28℃左右为宜。同时特别应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5、居室内外温差大。从家里走出户外时大幅的温度变化使心脑血管病人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一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重庆学府医院老年病心血管科专家陈庆伟教授提醒:“此时无声胜有声”,心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无声的心脑血管病比有症状性心脑血管病要可怕得多,这不是夸大其辞,更不是虚张声势,它像个不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平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专家联系方式 任何时候拨打023-62767710,或关注“学府健康”微信公众号,即可预约老年病心血管专家。我们24小时守候着您的健康,请保持美丽心情,拥抱健康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约老年病心血管专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学府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