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梗、脑出血,牢记5个简单的救命方法
2016/9/12 学府健康

点击上方“学府健康”可以关注我们哦! 现如今,脑血管疾病高发,甚至20多岁的年轻人都有可能中招。据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38.7%,城市为41.1%。尤其是秋季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往往会在数小时或几天之内夺走患者的生命,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因此,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并积极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脑梗的发病信号: 1、突然出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2、突然出现言语含糊或语言障碍:与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3、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或无力:嘴歪、流口水,肢体软弱无力,如拿筷子没劲夹不到菜,走路时一条腿拖步等;
4、突然出现一侧眼睛看不见东西,数分钟或数秒钟即恢复,这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报警信号;
5、突然出现呛咳、吞咽困难、疲倦、嗜睡、耳鸣、行走不稳等也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先兆表现。

脑出血的发病信号: 1、剧烈的头痛是脑出血的最常见症状。一旦出现剧烈的头痛,患者要首先想到脑出血的可能;
2、一般有头痛和呕吐,并迅速出现昏迷、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3、在患者的指甲上,如果有红色甚至黑色的斑点出现,就意味着体内血行出现了障碍,这即是脑溢血前兆。
当上述先兆症状出现时,患者在思想上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过度紧张以致惊慌失措,情绪要镇静,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加重病情,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已出现的预兆表现,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预防脑梗、脑出血,牢记5个方法 1、保持平稳的情绪。情绪激动、感情大起大落,容易让血压升高,内分泌紊乱,导致脑卒中。所以要保持平常心。
2、经常锻炼右脑。人的大脑中,左半脑血管发达,右半脑血管少,且相对脆弱。因此,在相同因素刺激下,右半脑更容易发生脑出血。因此生活中经常使用左手,从而良性的刺激右脑,对于预防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3、醒来后不着急起床。临床发现,不少脑梗是在夜间或清晨从睡眠中醒来一刹那发生的。特别是从卧位变为坐位时,更容易出现危险。
4、多吃含镁的食物。镁可以有效抵抗某种矿物质钙,防止细胞膜内的钙流入细胞内,从而维持脑细胞内矿物质的平衡,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西红柿、豆类及绿色蔬菜中都富含镁。
5、慎用药物。不少药物可能会改变血管正常的紧张度和血液的流动状况,导致药物性脑卒中的发生。人们在使用降压药、镇静药、止痛药、利尿药之前必须遵医嘱。
重庆学府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李长清教授提醒: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如果此时大脑血管出现险情,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可有困倦、乏力症状。脑梗和脑出血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定期检查,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升高。一旦出现症状,应高度重视,不能过度紧张,情绪要镇静,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加重病情。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已出现的预兆表现,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开展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缓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特别是寻名医名家看病难的问题。我院将不定期邀请不同内科专家来院坐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大型三甲医院的专家团队相继加盟,学府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平台下的内科专家门诊不断发展壮大为山城百姓在家门口看全国知名专家提供了可能。届时将通过医院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消息,请及时关注。
联系方式
任何时候拨打:023-62767710,或关注“学府健康”微信公众号,即可预约神经内科专家。我们24小时守候着您的健康,请保持美丽心情,拥抱健康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约神经内科专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学府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