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容易从这些地方入侵,对症调理 让寒气不再“逼人”
2015/11/28 时尚健康指南

    

    有腔有调,健康快乐

    敌人从哪里入侵,我们就从哪里把它驱逐出境。同样,寒邪入侵的途径,也就是寒邪排出的途径。寒气会从哪里侵入我们的机体?弄清了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有重点地进行保护,防止寒邪的侵入,做到未病先防;而且,治疗上也可以有的放矢地把寒邪驱除体外。头部头部是人体最高的地方,中医称气为“诸阳之会”;人体阳经都经过头部,因而头部是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而寒邪的性质之一,就是容易侵袭人体的阳气。因此,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有的朋友在户外行走,突然遭遇大雨,头部就会感受寒湿。加上头部阳热气盛毛孔常处于开张状态,寒邪就更容易侵入。

    一般人感受风寒而感冒,都会有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寒气入侵的反映。寒气多次从头部侵入,就会形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 从养生角度讲,保护好头部使其不受寒气侵袭尤其重要。出门在外,特别在寒冷或多雨的季节,一定要注意携带雨具,下雨时及时把头部保护起来。晚上最好不要洗头,洗完头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以防寒气入侵头部,引起头痛。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当地老农喜欢在头上戴个白羊肚手巾,就起到了保护头部不受寒气入侵的作用。背部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也是阳气旺盛、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背部受寒,日久渐积,可以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而从背部排除寒邪就可以根治这些病症。

    拔火罐、刮痧、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疗法,常选择背部作为治疗部位,就是这个道理。口鼻口是饮食进入的第一关,冰冷的饮料、寒凉的食物,都可以通过口把寒气带入胃部。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恶心、呕吐、咳嗽、吐痰、鼻塞、喷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

    肚脐小孩和老人的腹部,特别是肚脐,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通道。夜间睡觉,不小心蹬开了被子,腹部受凉,寒气就会从肚脐进入引起腹痛、腹泻。

    有经验的老年人,会给孩子做个兜肚,戴在腹部以保护肚脐,能预防受凉所致的腹泻。如果在兜肚中加入合适的中药材,还能治疗许多疾病。毛孔全身的毛孔张开时,若不注意保护,寒邪会乘虚而入。剧烈活动后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调冷风,最容易得病,甚至得重病。及时喝生姜红糖水,使寒气从毛孔排出,可以防止这些疾病。脚底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容易受风寒的地方。长期在冰冷潮湿的地方行走、鞋袜潮湿后不及时更换、睡觉时脚底正对着空调吹,都可以招致寒气的入侵。经常按摩足底,用热水浴足,则可以将寒气从足底排散出去。经常按摩足底、热水浴足,则可以促使寒气从足底散发。

    前后二阴迎着寒风大小便,此时寒邪就可以从前后二阴悄然入侵。这是许多男性疾病的根源所在,值得引起注意。总之,寒气是“无孔不入”,要防止寒气入侵,就得保护好我们的五官和这“九窍”。

    熬夜内耗气血,是寒气入侵的内应现在的人不管自愿还是被动,经常熬夜却是事实。夜生活在丰富我们人生的同时,也在悄悄伤害着我们的身体。有熬夜经验的人都有类似的遭遇,一到凌晨三四点,就会手脚冰凉,发冷,脑子不听使唤,这就是过多损耗气血、人体热量流失的结果,这时寒气就极容易入侵。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老朋友相聚时狂欢了一夜,次日就病倒了。这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气入侵、阻塞经络的结果。经络不通,自然就会生病了。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美食与爱。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时尚健康指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