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家园 士子归来
2016/5/1 言石读书会
言石读书会微信号:yanshidushuhui
与1201名智慧型读书人共享共鸣 共创共赢
长江是一个“一”字,弯弯曲曲的“一”字。
知一者,无一不知。不知一者,一无所知。
我的信仰就是一。
“士”就像一个人孤独地托举着十字架,要敢于一个人做事!
4月24日,国家图书馆二楼报告厅,王以培老师以“白帝城 神话的家园”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15年来长江边的思索与感悟。儒雅的王老师语调平缓轻柔,却又力拔山兮,气吞山河。随着王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我们仿佛乘上了这艘名为“国图”的航船,游曳于茫茫江面,看群山环绕、水路盘桓,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听那些优美哀伤的神话,听那些渐行渐远的船歌。

长江边每一个古镇的故事,都来源于他十五年来的江边行走,来自对他心中的圣城,那个刘备托孤、诸葛亮写下千古绝篇《出师表》,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圣城——白帝城的思索与内心呼唤,来自天恩祖德有如神助的“听而写之”。
一直以为,神话是用来哄小孩子的,大人不需要它,也无须关注他。但,王老师用一个个神话故事,串成了一串如珍珠般璀璨的长长的珠链,令“鱼嘴”、“新田”、“白帝城”等古镇,在水中熠熠生辉,美得令人心醉。
美,究竟何为美?王以培老师给出了答案:真正的美从神话中来,一个人有了神话的依据,才能成为一个美的人,有创造力的人——心中要有神话的依据。是否感觉,终日奔忙在浮躁的城市,我们与自己的内心深处,已失联太久?
千百年前,在滩多水急的长江三峡,煤,木材,生活日用品等全靠船只运进运出,船歌或歌颂爱情,或吟咏疾苦,是最古老的文化。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那些古镇的消失,老人们的离去,船歌也渐渐沉入江底,消散在时空隧道里。所幸,世间还有一个王以培,还有一个有自己价值判断的“士”,愿意用十五年的时间,放下人世繁华,放下功名利禄,以一个朝圣者的姿态,去虔诚地朝拜自己心中的圣城,孤独地去寻找并打捞那些优美的神话,那些百转千回的船歌,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与不为人知的人。他没有视自己苦心收集到的船歌为己物,而是说:“可以发出去,告诉全世界,但不可以丢失。”
听着王老师的讲述,听着那深情的诗朗诵,听着那悠扬婉转的琴声,我们仿佛听到内心的呼唤。神话家园,士子归来。
沉入江底的古镇,已然复活。

本次活动由读书人APP和魔漫相机主办,言石读书会参与协办,言石读书会会长赵彦伟和燕化公司文学协会主席付潇全程参与。

后记:
听完讲座,感想万千。曾经下决心不把家中已购之书读完,决不再买的自己,又没忍住,排队请回了王老师的签名著作两本,还因与老师互动,得到了主办方赠送的《烟村》一本。作为言石读书会秘书长,责任在肩,斗胆请王老师为言石读书会赠言,谦逊亲切的王老师欣然应允,为言石会友写下“读无字之书,听内心召唤”一句。一时不慎,将“唤”写为“呼”,王老师连呼抱歉,认真在旁写下“唤”字。言石人,听到王老师的呼唤了吗?!


另,活动第二日一早,便与好友分享活动感受,不无惋惜地说,那些古镇已沉入江底。她听后,却娥眉一挑,说:“那不正好?又保留了一百多个古镇,留给后人。”先是被她的怪论震惊,愕然,望向眼前被拆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的小小城镇,望向这块历史文化踪迹难寻的故土,觉得她的奇思怪论,亦是真理。
没有眼泪,只有船歌。
欢迎关注言石读书会:yanshidushuhui

言石读书会长期征集原创书评、影评、游记、好故事、好段子、好图片,欢迎参与!
投稿邮箱 yanstein@163.com
或者登录豆瓣网搜索“言石读书会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449048/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言石读书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