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最宜七分饱,吃饱尺度咋把握?
2016/4/12 素食营养师

    

    

     古语云:吃饭留一口活到九十九。但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不加控制,或者为了避免浪费,吃完后才发觉太撑。吃太撑不仅让自己胃部难受,还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撑”出病来。吃饭该不该吃饱呢,这个“饱”的尺度该如何把握呢。下面小编就告诉你该怎么“吃饱”。

     “吃饱”的尺度该如何掌握? 从养生的角度,建议吃7分饱最适合。而如果是想减肥,吃到6分饱也可以。

     (1)把握好吃饭的时间,最好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

     (2)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这是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如果吃饭太快,大脑很可能还没得到最新情报人就已经吃多了。

     (3)每口饭都要咀嚼30次以上。要知道,大脑发出“我饱了”的指令,需要十到二十分钟,而如果你三下两下把餐盘里的食物都装进肚子里,还没等大脑告诉你吃饱了,你可能就已经吃的过多了。

     (4)用小汤匙代替筷子,减慢速度。

     (5)可以多吃些凉拌菜和粗粮,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喝燕麦粥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麦馒头也比吃白馒头的速度慢

     (6)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尽量选择那些低脂质、水分含量较多、重量较重的食物为好。此外,每次少盛一点,吃饭前喝两杯水或是喝碗汤,买小包装的食品,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比如豆类、魔芋等,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吃饭时有意识地帮别人转桌夹菜,都是避免吃撑的好办法。

    

     过饱易“撑”出病来? (1)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而且,如果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极易发生胃穿孔、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2)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3)吃得过饱,还会造成营养过剩,并且增加体内各脏器的负担与畸形发展,使体内能量囤积过多,引起心脑血管病。

     (4)吃得过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的遗传因子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而且临床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肥胖能够增加患癌的危险性。

     (5)吃得过饱,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负担。

     (6)吃得过饱还会使骨骼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提高。

     (7)会引发肥胖症。我们在吃过早餐和午餐后,由于工作、学习等有大量的时间活动,可以消耗能量。若晚餐吃的太饱,活动量大大减少,能量消耗也因之降低了很多。多余的热量会合成脂肪在体内储存起来,久而久之会导致肥胖的发生。所以,晚餐摄入的能量不应超过全天摄入总能量的30%,应与早餐大致相同,要少于午餐。以能满足晚间的活动和夜间睡眠的能量需要为宜。这样可防止和控制发生肥胖。

    

     为什么特别是晚餐不宜吃太饱? 如果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1)会引发尿路结石。 我们人体的排尿高峰时间一般在饭后的4~5小时,而晚餐吃的太晚,食物进入肠道后,食物中的钙,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多余的钙经尿液排出。因晚餐后不久就睡了,夜里的排尿次数少、间隔长,产生的尿液就会全部潴在尿路中,不能及时的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尿液的钙含量也就不断的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路结石。

     (2)会引发神经衰弱。 晚餐太饱,胃内的来不及消化的食物过多,加重了消化系统的负担,会对周围的器官造成压迫,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起来,并且不断的刺激。诱发各种各样的梦,梦境常使人疲劳、不安稳,久而久之,引起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同时思考力、记忆力减退。

     其实,小编认为,养生并不是需要花高价买补品,也不是非得去练太极,我们普通人的养生其实就可以从一顿饭开始,从每顿饭只吃饭不七分饱开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素食营养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