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疾病高发,宝宝该怎么穿衣?
2016/4/2 武汉都市妇产医院

    

     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春捂秋冻,百病难碰”。可见穿衣对孩子健康状况的影响非常大。所谓春捂并不是穿的越多越好,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的。

    

     “春捂”重点捂哪里呢?

     春捂的重点:背部、腹部、足底。

     背部保持适当温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

     而保持腹部温暖对保护宝宝的脾胃很重要。因为宝宝脾胃功能发育不是很完善,当冷空气刺激腹部时,很容易引发肚子疼等各种不适。

     “寒从脚起”,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宝宝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春捂”穿衣原则:

     1里厚外薄

     带娃上幼儿园,看见很多妈妈给孩子外面穿件羽绒服,里面穿个秋衣或者薄的保暖,这样的话,天气热了,脱了外套孩子冷,不脱又很热。

     所以,最好能里面穿厚点,外面穿个薄外套,这样脱了也不会太冷。

     2随时备个马甲

     如果嫌厚外套脱掉孩子冷的话,不妨备一个马甲,脱掉外套时穿,活动方便,又不会热到出汗。

     3上薄下厚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

     脚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受凉也是感冒的原因之一。因为脚远离心脏,又长时间下垂,血流缓慢,循环不畅,血供不足,且皮下脂肪薄,保温性能差。

     因此,在乍暖还寒的三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4尽量少脱衣

     因为只要脱衣服,人体肯定就需要自我调节来适应环境,有时候脱的时候不注意,就容易生病。而里面穿的稍微厚一点儿,外面加个薄外套,一般就可以避免脱来穿去的麻烦。

     另外,每天注意看天气预报,如果气温有明显增高,早晨起床时就不要给宝宝多穿,因为半途给宝宝脱衣服很容易导致宝宝受凉感冒。

     5不要捂过火

     春捂一般是指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但是如果中午最高气温十几二十度,早晚只有几度的话,中午不建议捂太热,不然宝宝会很容易上火。

     6增减衣服要恰当

     当宝宝玩得满身是汗时,不能立刻脱衣服,应该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干,让孩子安静下来,待汗水完全下去时再脱外衣。

     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春捂?

     1、看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2、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春捂不止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下面这些做法也可被看做“春捂”。

     1、不吃寒凉。习惯性腹泻、脾胃不好的宝宝对此要格外注意,不要以为冬天过了就不注意了。

     2、保证睡眠。睡眠的过程就是阳气生发的过程。好的睡眠有利于维持宝宝免疫状态,预防疾病发生。

     春季是幼儿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高峰期,在降温前一两天,当早晚温差大于8℃时,就要开始逐渐增加衣服。

     另外,春捂也是讲究度的,穿衣以宝宝的手心后背不凉,温暖无汗为宜。春捂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尤其对于我们的宝宝而言,他们通常运动量较大,“捂”得太过,出汗太多,反而容易受凉感冒发烧。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妇科 生宝宝 到武汉都市妇产医院

     微信号:whdsfcyy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武汉都市妇产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