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探悬崖村:为了高考,他们十二年爬出三十九个珠峰的高度
2016/6/7 思想聚焦

     “最严”高考即将到来,前段时间江苏等地减招引发家长的强烈抗议,近段日子毛坦厂“高考小镇”的直播更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紧张气氛。

    

    

     作为2016级的考生,不少人都在感慨命途多舛!

     可是,你能想象在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的地方上学吗?村里的孩子去上学,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时间,每月往返两次,去掉寒暑假,他们爬出了345,600米的高度,相当于39个珠穆朗玛峰。

     有些事实告诉我们竞争之严酷,而另一些事实则告诉我们在竞争中的位置。

     记者亲探“悬崖村”

     高考之前,腾讯新闻和新京报的记者共同探访了“悬崖村”——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勒尔村。并通过腾讯视频和腾讯新闻客户端进行直播。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梯上学路”。腾讯新闻和新京报的记者们看到的天梯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这就是阿土勒尔村的学生上下学必经的“天梯上学路”。

    

     前方记者都是成年人,这一路也走得十分辛苦,全程走下来耗费大约5个小时。

     而孩子们大多是6~15岁,上下学的艰辛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亲身体验的这些事实,或许只觉得这里山峦险峻,景色秀美。

    

    

     如果没有亲身体验这些事实,或许只觉得这些孩子活泼勇敢。

    

    

    

     然而,腾讯新闻和新京报记者的亲身体验证明这条“天梯上学路”并非一场儿戏……断掉的藤条,没有防护,成人都要不止一次的中途休息……一位上山体验的女记者在结束行程时甚至已经精疲力尽。这不是户外爱好者偶尔的一次冒险, 它不是娱乐作秀的猛然一次爆料,这是一群孩子真真实实的生活。

     我们往往会抱怨起点不同,竞争不公,然而,在大事实的背景下,自己仿佛又成为了“幸运儿”。我们的消极情绪并不来源于残酷的现状,而是来源于我们不能更好的认识环境和环境中的自己。说到底,“跟他们相比,你没有资格考不上大学。”

     网友惊呼腿软,但改变事实不易

     五个小时直播所披露的事实,也让无数观众感觉腿软心颤。

    

     很多网友问为何村民们不搬到山下来。新京报和腾讯新闻的记者和编辑感慨的回答道“对事实了解的越多,就越清楚搬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乡们安土重迁, “悬崖村”土地种植条件比较好,这样抛弃也很可惜。而政府搬迁的话,要在山下找到土地。而山下土地容量有限,山上的居民也找不落脚地。搬出去可能要失去自己的土地、甚至失去生活来源,村民搬到就近城市,也只能选择劳动型的苦力工作。如若在城内收入不高,则很难面对高额的生活成本,一次性几万元的安置费也无法完全保证他们今后的生活。搬迁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悬崖村不只是图片般的壮丽秀美, 天梯上学路也不是一蹴而就即能变作坦途。只有当我们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了解这些孩子真实的人生里每一点真实的沉重与勇气。而真正有意义的改变,或许就基于这种有分量的审视与思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腾讯新闻直播回放:记者再探悬崖村,重走天梯上学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