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超写实的美剧中,Googler 就这样躺枪了
2016/6/11 爱范儿

    

    你可能想不到,TechCrunch 的创业公司数据库 Crunchbase 里,竟然有一家“不存在”的创业公司。可就这样一家没有实体办公室的团队,Crunchbase 却正儿八经地挂着团队简介、融资情况,甚至还有相关新闻和个人页面。

    它就是超火美剧《硅谷》里的那家做压缩算法的公司——Pied Piper(魔笛手)。

    《硅谷》如今已经播放到第三季的尾声,为了第三季的剧情创造,该剧的制作班底就咨询了至少 250 位的科技工作者,确保剧情有十足的技术含量。可就这样一部硅谷大牛们和科技从业者翘首以待的神剧,不少普通观众却觉得味同嚼蜡,之所以呈现出这种两极分化,就在于剧情的写实,正如一位随机访问的硅谷工作者说的:

    两年多前,在我来硅谷之前,看了一集这个电视剧,觉得真是荒谬,也没什么趣味。可是,来了两年之后,再回看,觉得《硅谷》真的是神剧,太真实了,并且太幽默和深刻了。Snapchat 的总裁 Evan Spiegel 客串了《硅谷》第二季,上台给刚去世的 Peter Gregory 致了一段讽刺性的悼词。帅气的 Spiegel 这么形容《硅谷》:

    这简直就是一部纪录片。

    再来看看其他的硅谷大牛怎么形容此剧:

    知名的风投家 Marc Andreessen 调侃道:“我真的恨死了当时没投资 Hooli。不过还好我们花了点钱投资了 Aviato。”

    云端服务 Box 的总裁 Aaron Levie 评价说:

    HBO 的这部 《硅谷》好在精确,坏也坏在太精确。既然写实,观众们在看剧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给剧中的人物找现实中的原型。比如,在第一季之后便离奇去世的 Peter Gregory,便被很多人认为其原型是硅谷投资大亨 Peter Thiel 。是的,就是这个最近被卷入了 Gawker 一案的 Peter Thiel。

    首先看看这位饰演男码农饰演得如此浑然天成的男一号,Richard Hendricks。

    从这个人格饼状图分析可以看出:Richard Hendricks 身上有着很强的大众性,他可以代表一般的硅谷男(Valley Boys)。

     硅谷男的特征就是:干涩或者负分的幽默感,追求精确的技术性表达,连帽衫,牛仔裤 … 即便男一号这么普通,人们还是硬是从他身上看到了大人物:比如,就像乔布斯一样,Hendricks 赶跑了一个经验丰富的 CEO 。

     就像比尔盖茨,Hendricks 说话无比地直接和犀利。就像 Twitter 的总裁 Jack Dorsey,Hendricks 在交出了总裁的位子后,又顺利回归。

     当然,就像 Facebook 的小扎,他很爱穿连帽衫。

     再来看看这个科技巨头 Hooli 的总裁 Galvin Belson,可以指的是谁? 记得第一季出来的时候,Quora 上有人说这明显就是 Salesforce 的总裁 Marc Benioff ,两者都有浮夸的公共演讲风格,有非常好斗和骄傲的性格。

     可是,这个人物在这过去的三季中,有着变化,人们对他的猜测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

    

     就像乔布斯,Marc Benioff, 甚至是甲骨文的总裁 Larry Ellison,Belson 也有这么一个来自东方的精神导师(当然,他其实是一个神棍)。

     Belson 尤其像甲骨文的总裁的地方,在于两者都那么爱盛气凌人地打官司:历史上,甲骨文告过 SAP,告过 Google,告过惠普…..而且,甲骨文的产品,听着就是这么像剧中 Hooli 的一个分支的产品 Nucleus。

    

    再回到这个虽然出现了一季、但是影响深远的风投家 Peter Gregory。 在该剧中,Peter Gregory 所代表的硅谷人物典型,便是“具有反社会人格、或者不擅长社会交际的风投家”(VC Sociopath)人们认为,他的原型的组成,绝大部分是饶有特色的 Peter Thiel。他怎么像 Peter Thiel 了? 最大的一点相似之处,是两者都喜欢抨击、鄙视大学教育。 在剧中,Peter Gregory 在 TED 上大肆宣扬大学无用论,并且宣布要发放 “Gregory 奖学金”,帮助那些不想读完大学的企业家;在现实中,Peter Thiel 是真的搞了一个 “Thiel 奖学金”,专门资助那些大学辍学生搞科技。 这样的相似程度,未免太高。二来,两者都有类似的性格和言谈举止:Peter Thiel 似乎也是说话有些僵硬,性格有些不合群。 相似之处还在于两人的政治立场:Peter Thiel 是知名的极端共和党 (libatarian),认为商人可以有绝对自治。而在剧中, Peter Gregory 也追求这种绝对自治:在剧中,他自己买了一个叫做 Arallon 的小岛之国。

    记得这个一开始被逐出 Pied Piper 的、被认为是一无是处的人物大头(Big Head)吗? 原来他竟然是……一个 Googler,即在 Google 工作的人! 为什么如此呢? 难道说在 Google 工作的人都像大头一样既没脑,又没能力?其实不是的,只不过是在 Google 宣布升级为 Alphabet 的时候,开玩笑地提及和类比了一下《硅谷》里的大公司 Hooli,人们便开玩笑,把 Alphabet 与 Hooli 相提并论了。 不过,大头确实和 Google 那些“神秘股东”有点像:啥事也不用做,只需要等着股权兑现就可以了。

    想要看到更多人物? 请点击“阅读全文”

     题图来自:《硅谷》剧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爱范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