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养生最全攻略!
2016/6/9 大健康TV

    

     端午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人体火旺水弱,非常容易生病。养生的秘诀就藏在节日饮食习俗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血糖高者勿贪食粽子

     提到端午,首先想到的是粽子,吃粽子自然是端午不可少的习俗。但你知道粽子有哪些养生功效吗?

    

     糯米: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粽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端午天气炎热,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粽子营养丰富,最适合端午食用,但粽子美味却不宜多食。

     不宜多吃粽子的人群:胃肠不好,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重大的慢性疾病等人群建议少吃粽子。

    

     午佳节粽飘香,总是让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但对于患有慢性病或是爱美想减重的民众而言,可得小心粽子惊人的热量!营养师表示,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以一颗裹蒸粽为例,热量就约有1000大卡,成年女性吃了半个裹蒸粽就相当于摄取了一天1/3的热量,加上内馅多为胆固醇较高的食材,对于部分慢性病患者更应该酌量摄取。

     建议可在品尝粽子后喝点茶叶。饮茶的保健功效虽然最近几年已陆续获得证实,但一般民众普遍有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特定茶种才能油切,但其实只要是茶类都可以减少体内脂肪、胆固醇的吸收,其中也以发酵程度较低的绿茶、包种茶及乌龙茶油切效果最好。

     2.粽子+花茶,端午最佳养生搭档

     端午节,湿热的天气容易让人烦躁不安,易动肝火,吃了粽子再来一杯花草茶,有消滞解郁作用。

    

     1.菊花茶

     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有减肥的功效。

     泡菊花茶时,加入适量枸杞同用,有养阴清热、益肾明目的作用。

    

     2.薄荷叶

     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镇静,助消化的功效,对咽痛声哑,牙痛有治疗功效。还能缓解偏头痛、胃部不适或喉咙不舒服,是提振精神激发活力的良品。

    

    

     3.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有毒矿石,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所以,与其说雄黄“解毒”,其实是“以毒攻毒”。在古人眼中,雄黄酒是对付蛇蝎毒虫的法宝。

     还记得《新白娘子传奇》的白娘子吗?

    

    

     喝了雄黄酒马上显出原形。

     雄黄酒用好了能治病,用不好易中毒,一定不能自制,更不能擅自饮用,要咨询你的中医师。

     端午,蛇虫鼠蚁五毒出动,可以将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

     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4.艾叶洗澡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用艾叶水洗澡,具有除湿止痒,避邪等作用。

     据说,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此外,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制成香囊,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

    

     大健康TV祝大家端午安康!

     不过小编提醒一句,各位看官

     小心“返青粽叶”!

     实验大片 干货知识

     纯粹直白 生动好看

     ------------------------

     ↓↓↓

     ▼返青粽叶竟成投毒神器?!

     深度往期热文

     1返青粽叶竟成投毒神器?2买粽叶勿“好色”,小心铜中毒!3曝:紫米馒头、玉米面竟是染色造!4因为它,200万人截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健康TV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