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医也不好混!
2016/8/4 大健康TV

古代人生病了怎么办?
真的像电视剧《甄嬛传》中
有贴心无比的温太医?
暖心暖脚暖遍全身?

你以为医生是这样的

或者你以为看病是这样的

传说中是这样
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
有钱人请个好点的名医就得这样
悬丝诊脉

在那个中医也不好混的年代
他尝遍百草,治病救人
用二十七年的光阴
留下旷世巨制
成为中医药启蒙教材和治病宝典
他到底是谁?
请看视频
------------------------
↓↓↓
· 视频 · 远赴莫斯科 只为这500年的回眸
中国首档大健康权威专家脱口秀GHT
第一季《中振说本草》
每周四、周五全网更新上线

○
古代有钱人怎么看病?
// 皇帝和嫔妃怎么看病?//

(上图源自大热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
给皇帝看病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古代社会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来执行,看病也不例外。说到这一点,我们都很熟悉的“太医”便是专门为皇帝及其皇室其他成员看病的医生。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时期已经有太医一职。但是给皇室看病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随时可能命悬一线,虽然他们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可是给皇室看病,是容不得半点失误的,所以太医们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既不能看皇帝的舌苔,也不可随意问问题,因为有可能一言不当就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太医们在看病时遵循着用药温和,剂量轻微这一规则,其中也颇有些无奈的因素。

给嫔妃看病 “悬丝诊脉”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经十几个月了,但却无法分娩,不仅如此,还患上了重病。很多太医都进行了诊治,但病情还是不见好转,唐太宗为此整日忧虑。据臣子说孙思邈的医术高超,拥有妙手回春之术。唐太宗便立即吩咐使臣去接孙思邈进宫。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孙思邈一介布衣,是无法接近长孙皇后的,他首先通过丫鬟了解病情,然后取出一条红线,叫丫鬟把红线绑在皇后的右手腕上,从帘子里把红线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红线的另一端进行切脉。孙思邈切完脉之后就知晓皇后的病情了,扎了一针之后,孩子呱呱坠地,长孙皇后也苏醒了。
总之,古时的太医可并不是个轻松的职务,往往还会被牵扯进后宫的各种纷争之中,随时可能小命不保。

○
古代穷苦人家怎么看病?
// 盘点历朝历代官营医院//
北魏 官营医院开免费医治先河
北魏之前的医院是官营的,对官员、学校等免费,但对老百姓要收费,因而引起了大家的不满,民众经常造反。所以,北魏显文帝以史为鉴,颁布诏令:“民有病者,所在官司遣医就家诊试,所需药物任医量免费给之。”之后各朝各代都有相应的措施给看不起病的民众提供免费医疗。

明朝 开设“惠民医局”为穷人免费提供治疗
比如,唐朝建立的“悲田养病坊”,前期主要是在各大寺院进行诊治,经费大多是信男信女的捐助,后期便由政府的赋税来承担,改名叫“养病坊”。据说当时收容贫穷病人的“养病坊”遍布各个州郡。然后到宋代正式形成了穷人看病的医疗体系,创建了由国家赋税承担费用的“安济坊”,同时还鼓励私人集资创办慈善性质的医院。除此之外,还开设平价药房,解决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明朝的朱元璋更是在全国开设“惠民医局”,规定必须为没钱看病的穷人免费提供治疗。

○
古代女性如何看病?
//男女授受不亲//
《节妇》:很多女性碍于礼教思想,拒绝男医生治病
在古代由于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礼教思想作祟,医生给女性看病有很多清规戒律,尤其是涉及到女性比较隐私的部位,更是不知从何入手。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前面讲的皇帝宫廷之中,在平常百姓家同样存在。据元明善的《节妇》中记载,有一位乳房生疮溃烂的马氏,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拒绝男医生给她治病,最终丧命。马氏说:“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代女性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得到很好治疗的。

《习医规格》 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
明代《习医规格》中规定“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也就是说男医生给女性看病不得接触其肌肤,就算要见面也必须得用扇子或者手绢等遮面。其实古代的看病方式无非两种,“请进来和走出去”。但对女性患者而言,一般都是“请进来”,方便医生进行诊治。

亲爱的美女们,如果我们穿越到古代,会不会像甄嬛小主一样碰到温太医呢?这个是不确定的。但是古代看病规矩多,今天看病挂号难,烦恼可是一样多呢!

○
好大一棵树!
//全面、科学、系统,中医药学科一目了然//

视频更好看 嫑光瞟文字哦~
点击上面视频或阅读原文


----------------------------------------
长按下面二维码
关注大健康TV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健康TV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