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高楼”推上断头台,留下商业启示!
2016/6/12 商业地产观察

    

     近日,湖南湘江新区官网公布《湖南湘江新区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中提到,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及其它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 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 199.5 平方公里。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外,区域禁止一切建设活动,坚持生态保护和保育。

     这也意味着,将烂尾多年的“世界第一高楼”远大天空之城推上了“断头台”。

    

     从2013年8月远大集团宣布建设838米“世界第一高楼”起,该项目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

     除了技术、可行性、资金等问题之外,全国各地的环保志愿者多次发起对该项目的抗议,指责“天空城市”侵占长沙市的大泽湖湿地,破坏候鸟栖息地,要求“远大,远离大泽湖”。

     4月14日,远大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朱琳芳在接受中国地产报采访时表示:“长沙‘天空城市’项目已通过国家超限评审,目前没有动工是因为市场不好。”

     记者随后致电湖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天空城市项目停工,环评没做,也没有结果。

    

     在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一个房地产分论坛上,远大集团总裁张跃向媒体透露,远大可持续建筑技术“绝对可靠”,无奈有人故意阻拦“天空城市”的建设。不过,张跃拒绝进一步透露是谁在阻拦。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阻拦天空之城建设的不是别人,而是远大自己——把项目选址在一个湿地保护区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项目建设,最终被叫停了。

     记者查阅远大集团官网也发现,目前集团已无没有任何关于天空之城的信息了。

    

     天空之城的项目搁浅,其实并非全是远大集团的责任,因为在新闻发布同时,天空之城的三路一通(场地平整,水通、电通、路通)已经完成。远大一直在等政府的审核,但政府迟迟没有下放相关文件。

     政府看似无作为,其实并无道理,因为这个项目提出之后,远大遭到了各路专家的口诛笔伐:这到底是一种颠覆,还是一场骗局?

     质疑声首先来自住建厅的专家:远大的“可建”模式适合新型节能环保楼屋的建造,但它有个条件——建筑高度不能超过100米。

     回头看远大的前几个杰作,的确如此,没有一个项目超过100米。随着楼层的提高,建筑的难度和时间也被拉长,1天6层、6天15层、15天30层,按照这个规律推算,90天208层是有问题的。

     而且,在近1000米的海拔处(望城区丘陵地带海拔在50到160之间),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应。此外,水、暖系统要顺利实现,是个技术难度很高的工程;同时,摩天大楼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进行沉降,这也就是为什么哈利法塔用了整整5年才建好。

     专家这些疑虑,也都是自己的猜测与建筑历史的经验之谈,他们并不知道天空之城的具体技术和参数,因为远大方面从未对外界释放出任何技术细节的问题。

     正是因为远大不表态,城市规划研究院的专家跟着发出了质疑声:抗9级地震?很不靠谱!

     对此,张跃终于发声了:天空之城的结构是最稳固的金字塔结构,它的抗震能力与长城相差无几。

     专家们可不买账,他们从用材方面对远大予以还击:天空之城每平米的造价(1500美元)仅为哈利法塔的十分之一。在远大不公布技术与用材的情况下,这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颠覆,要么是骗局。

     紧接着,是人民群众发出的质疑:如果大楼起火,顶层的居民和办公人员怎么办?世界上最高的消防云梯也只有130米。专家又来解释:这样的高度起火,就算直升机,也飞不上去。

     面对各路质疑,远大始终没有公布具体解决细节,因而政府也不敢轻易批准,以致到了现在,天空之城仍是一方地基。

     而就在此僵持之际,远大又受到刺激: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塔”正在建造,其高度高达1001米,将于2017年竣工。于是,远大准备在山东青岛建造“天空二号”,以1008米的高度碾压这座未来世界第一高楼。

     不出大家所料,远大的这次野心,也成为了世人的笑柄:一号都还没动静,就妄图二号,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这真是痴人说梦吗?“天空之城”的败局,就真的证明了远大的一无是处吗?

     非也!

    

     就是远大集团“可建”模式的原理。从世博会远大馆,到新方舟宾馆,再到“楼快快”,他们都利用这样的手段建成,即——利用通用模件,像搭积木一样盖大厦。

     其实在2015年初,远大干了一件事:用“可建”技术,历时19天时间,在长沙建立了一栋200多米、57层的高楼。这座高楼名为“小天城”,其寓意为四分之一个“天空之城”,也算了了一个心头的结。

     盖楼的视频上传YouTube,印度网友说:“只有中国人才能办到!致敬!”美国朋友则说:“美国政府修个停车场就得花三年,这绝对不是人工可干到的!”之所以远大的举动会震惊海内外,是因为它将100多年一成不变的造房模式焕然一新:在工厂制作房屋模板、水泥模块,在这些模型里,嵌入管道和电线,然后运到施工点,用吊车直接将模型放在规划的位置,再通过标准紧固件将其连接一起。

     这是远大败局背后的巨大成功,它开创了建筑业的新风向。这种方法,将传统造楼浪费的时间、螺钉的磨损、废弃的商业建筑垃圾以及各种材料污染一笔除掉,从而让建筑更环保、更长寿。

    

     颠覆性创新模式,我们将其统称为“积木式创新”,除了建筑装修,它适用于任何行业,如同滴滴像搭积木一样统驭了出行行业,如同谷歌像搭积木一样“承包”了硅谷的创新型企业。

     从远大,到DIRTT,再到滴滴、谷歌,我们可以看出,积木式创新有以下特点:

     (1)首先,用性价比更高的新资源代替传统的昂贵资源。

     钢筋水泥太贵?那就用新型复合材料;人工成本太贵?那就实行机械化、智能化;打出租车太贵?那就用叫车软件;用别人的资源太贵?那就让它变成自己的资源。当某种资源的成本高到你难以承受,那正是你发财的最好时机。

     (2)其次,将通用件作为核心产品。

     这一点,是中国人的强项。如同支付宝,以支付为核心通用件,里面包含的电影、美食,都成为积木最下层的吸金零件;如同虚拟化、智能化的乐视,其作为积木板块的爪牙已经延伸至影业、体育、无人驾驶汽车。在积木式创新中,所有的微创新,都应该围绕通用件,形成一股蝴蝶效应。

     (3)再次,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能够比别人更快地盖好一栋楼房,能够让司机更快地知道乘客所在地,能够让用户更快地住进新屋里,能够更快地让所有创新积木为自己服务,这些,都是别人只能垂涎三尺的财富。当你足够快,你拥有的不仅是财富,而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因此,虽然天空之城陨落,也不管天空二号的计划能否落地,它的想法与尝试,就是一种成功。这种成功,不但影响全国,而且震惊全球,并带动全球的商业社会,在积木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砖一瓦地建立起各自的商业帝国。

     (内容来源:邦地产;君文资讯;杨大侠)

    

     精选资讯|行业解读|品牌动态|运营管理

     在这里读懂商业地产

     公众号 商业地产观察|微信号 sydcgc

     主编微信 weifaner8

     投稿/合作 sydcgc@qq.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商业地产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