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孩子---记得给孩子做触觉训练!这点很重要!!!
2015/9/4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研究表明,剖腹产的孩子由于在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触觉和本体感的体验和学习。这种体验的缺乏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商,但却容易让孩子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够协调等问题。一般剖腹产生的孩子主要会产生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

     统合是发育良好的孩子最基本的大脑生理状态。在婴幼儿期,宝宝的大脑发展特别快,大脑学习信息依赖于身体一感觉器官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因为大脑、身体、感官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所以需要统合,这就是感觉统合。

     触觉是神经体系的营养

     人类在胚胎期,有三层结构,最外层日后发展成皮肤及神经系,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关的,触感便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辩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度及情绪的好坏。

     触觉不佳的幼儿最常见的毛病是在家和在外判若两人,粘人、爱哭、怕陌生、胆小、孤僻、坏脾气、固执、挑食、咬人等,这些进而影响幼儿情绪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触觉过度敏锐的幼儿,通常反应较快,IQ也较高,但由于情绪无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计划加以协助。

     不同情绪指向的孩子需要的触觉训练有所不同,如,对于那些由于触觉过于敏感而胆小、容易拒斥爱抚的孩子,家长可以多让他们做弹跳训练(如,跳绳、蹦床),借以让他们适应外界的刺激,降低他们的触觉“域限”,以此达到“脱敏”的目的;对于那些因触觉饥渴而喜欢惹人的孩子,则应多进行挤压式(如用毛巾被紧紧包住他们)、发泄式(如打布袋子)或需要自控力的训练(如拍球),借以满足他们的触觉需求、释放他们的旺盛精力、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这样便可以减少他们外向性的破坏欲。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视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阅读困难,常会出现跳行、翻书页码不对、抄错题目等视觉上的错误,并易产生疲劳,写错字、算错数和看书"串行"。另外,在生活中丢三拉四,似乎经常在找东西。

     2.听觉统合失调通常听不懂老师、爸爸妈妈的话,不清楚爸妈布置的任务,平时爸爸妈妈喊他,他也不在意。同时,他们记忆力差,和他说过多遍的事也会轻易忘掉。

     3.平衡失调 在重力感、方向感和距离感上都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写字过重或过轻、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偏旁颠倒;害怕上下楼梯、好动而笨拙,经常将鞋穿反。距离观测不准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做事协调能力差则会使他们缺乏自信心。

     4.触觉过敏 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他们害怕触摸,有时正常接触也会被孩子认为是"打"了他。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为好动、不安、脾气大、爱咬手指,怕剃头、怕打针,且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时老是做小动作。爸妈总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在心理上总处在一定的紊乱状态,其学习与生活质量必然会下降。

     5.本体统合失调 由于各方面协调差,孩子可能运动时笨拙,如不会跳绳,跑步动作不协调,常常撞倒东西或跌倒;呼吸和语言的协调也差,唱歌发音不准,甚至会口吃等。这些原因导致孩子孤僻、害羞、固执、缺乏自信、爱挑衅、发脾气。

     感觉统合失调会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发展

     1、前庭感觉不佳的孩子,常易受来自地心引力的干扰,难以维持内在平衡,从而使大脑保持清晰的警觉状态的能力出现障碍,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前庭系统不健全,肌肉张力会不足,使人很容易疲倦,孩子常常坐姿不正,注意力涣散。

     3、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任何细微的刺激都会引起反应,因忙于应付各种触觉刺激,而无法集中注意力。

     4、听知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无法适当过滤环境中不重要的听觉刺激,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听觉刺激所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

     在家庭中的触觉训练(实用知识)

     1.干布摩擦适用对象:焦躁、情绪化、胆小、爱哭、发音不良、偏食、动作慢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学习、小肌肉成长。

     准备材料:干布活动方法:

     1.以强化擦拭幼儿手臂、手背、手掌、大小腿、脚底、颈部。

     2.轻轻按摩幼儿嘴唇及附近肌肉、面颊及颈部。

     3.一边按摩一边唱歌。

     4.当幼儿渐渐不怕接触,可做头部按摩,抓搔腋下和肚子。

     2.卷寿司适用对象:触觉防御强、情绪化、挑食、喜欢吸吮手指、偏食的孩子。

     指导目标:突破触觉防御过强障碍、强化关节讯息。

     准备材料:薄毛毯活动方法:

     1.用薄毛毯包裹孩子,并在地上轻轻转动,也可轻压孩子的身体,以强化幼儿关节讯息。

     2.可改用被单或旧报纸,让孩子站着、躺着皆可,轻轻摩擦他的身体,也可放音乐或儿歌助兴。

     3.化妆舞会适用对象:焦躁、紧张、爱哭、黏人、情绪化的孩子。

     指导目标:解除触觉敏感,让幼儿能更自然地发泄。

     准备材料:梳子、无毒化妆品活动方法:

     1.轻轻帮幼儿梳头发,梳成各式发型。

     2.为孩子化妆,打扮成各式各样有趣的人物。

     3.最后让孩子互相拥抱。

     4.也可利用毛巾扮成蒙面侠,或将被单披在肩上当成蝙蝠侠。

     4.玩泥巴适用对象:胆小、黏人、爱哭、孤僻、怕与人接触、怕拥挤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能力,促进幼儿的探索能力。

     准备材料:盒子面粉黑色颜料或墨水活动方法:

     1.准备一个盒子,倒进一些面粉,加上墨水颜料,加水和成泥巴状,让幼儿用手揉成各种形状,简单的圆形,方形,香肠,面包皆可。

     5.抱呀抱,亲呀亲适用对象:焦躁、黏人、坏脾气、发音不正、偏食、动作慢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能力,消除防御过度的心理障碍。

     准备材料:活动方法:

     1.将幼儿抱在身上,老师利用脸颊或额头摩擦幼儿的脸或亲吻脸颊。

     2.也可利用头发接触幼儿的脸部,并观察幼儿的反应。

     3.可稍微紧抱幼儿,强化触觉和关节讯息。

     6.吸尘器游戏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反应迟钝、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能力,感觉分辨能力。

     准备材料:吸尘器活动方法:

     1.用吸尘器的管子,直接吸幼儿的脸颊手臂手心大腿脚底,让幼儿感觉吸力。

     2.可在吸尘器管口加一块薄布,让幼儿用手或脚来感觉吸力

     7.碎纸巴士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黏人、爱哭、情绪化、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及对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促进感觉分辨能力和触觉功能分化。

     准备材料:箱子旧报纸活动方法:

     1.在大箱子内放进大量揉过的旧报纸,让幼儿身藏其中,在里面活动。

     2.可让幼儿在里面做撕报纸或揉报纸活动。

     3.可将纸弄湿或配合一些小玩具,玩戏剧活动。活動越久,觸覺刺激越強化。活动越久,触觉刺激越强化。

     8.吹风机活动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或迟钝、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及触觉功能分化。

     准备材料:吹风机活动方法:

     1.以吹风机吹孩子的头发脸颊、颈部、手臂、手臂、手掌大小腿及脚底。

     2.可脱掉衣服吹他的背胸部和腹部

     3.可调整吹风机的各种温度,来个好玩的三温暖。

     4.可利用电风扇或纸扇摇动,感受温度和风速的变化

     9.小皮球绕世界适用对象:触觉敏感、紧张、焦躁、情绪化、爱哭、偏食、爱咬人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肌肤对外界的适应力。

     准备材料:小皮球活动方法:

     1.将小皮球从孩子的胸前滚到腹部大腿回到头部,或是从背部滚到屁股。 或让孩子站坐躺着,滚动时要时而用力,时而放松,给孩子不同的感觉。

     2.可改用气球抚触,同时配合音乐。

     3.可让幼儿坐在球面上弹动,用屁股感觉求的弹力和抗力。

     10.脚底按摩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或迟钝、情绪不安、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以各种不同材质刺激敏感的脚底,强化触觉辨识能力和感觉功能分化的能力。

     准备材料:沙子、碎石子、树叶、毛毯、塑胶垫子活动方法:

     1.利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幼儿光着脚从上面走过。

     2.勿强迫孩子,先示范一次给他看。

     3.材料可分开来使用,也可合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

     4.让孩子站在草地上、沙地、柏油路、水中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11.大弹力球压滚活动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迟钝,关节讯息不足,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

     指导目标:强化各部位触觉和大脑协调能力,也可强化本体感。

     准备材料:大弹力球活动方法:

     1.让幼儿放松仰躺或俯卧在地上,大人用弹力球轻压他的胸部、腹部、背部和四肢。

     2.利用弹力球在幼儿身上滚动。

     3.可在幼儿身上加条毛巾,只将弹力球充一半的气,这样更能感觉重力,对孩子的前庭觉得触觉协调具有特殊的效用。

    

     感觉统合的学习是学习一切的基础!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与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