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补充剂】维生素要不要补充?
2016/3/5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维生素要不要补充?

    

     Q1.都说到了一定年龄就该补充多种维生素,而且补充维生素可预防感冒、甚至癌症,真的是这样吗?

     A:一般而言,大多数膳食均衡(即摄入各种水果、蔬菜、谷类和蛋白质)且有定期日光暴露的成人无需另外补充维生素。但对于某些特定生理时期,如可能即将妊娠的女性,推荐补充叶酸;如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跌倒风险增加者,推荐补充维生素D。

     而对于补充维生素可预防感冒、甚至癌症的说法,现有证据并不支持通过补充维生素可以预防感冒、甚至癌症。但对于有很强的信念,想要去补充维生素,只要不会造成伤害,临床医生也不应去反对这种做法。

     Q2.在营养性疾病领域,维生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有问题吗?

     A:维生素的摄入应以人体需要为准,摄入量过多或过少都对人体不利。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易储存于体内(主要是肝脏),而不易排出体外(除维生素K外)。摄取过多,易在体内蓄积而导致毒性作用,如长期摄入大剂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超出人体需要量的3倍),易出现中毒症状;若摄入过少,可缓慢地出现缺乏症状。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一般无毒性,但过量摄入时可能出现毒性,如摄入维生素C、B6或烟酸达正常人体需要量的15-100倍时,可出现毒性作用;若摄入过少,则较快出现缺乏症状。

     Q3.最常见的不同类型的维生素疾病具体表现如何?有哪些深层次危害?

     A:常见的维生素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症和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缺乏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大部分轻到中度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无症状。但长期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症会发生钙磷肠道吸收减少和低钙血症,病程延长,最终导致成人骨软化症及儿童佝偻病的发生。相关症状包括骨痛和压痛、肌无力、骨折和行走困难等。

     维生素A缺乏症以学龄前儿童较多见,其病变可累计视网膜、上皮、骨骼等组织以及免疫和生殖功能等。维生素A缺乏的初始症状是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夜盲症,进一步缺乏可致失明。维生素A缺乏还会引起皮肤干燥,粗糙,脱屑,严重时出现毛囊上皮角化,毛囊腔内被角化物充填而呈棘状丘疹,且突出于表皮,抚摸之有“鸡皮疙瘩”感或粗沙样感觉。另外,维生素A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Q4.维生素的摄入有衡量指标吗?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握?

     A:为指导居民合理摄取食物,获得人体必需的营养,同时预防营养素摄入过量或不足引起对健康的危害,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们可拿着自己常用的食谱请营养师做分析,或者根据具体的体征或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除了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以及一些生化检查外,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特别注意以下13个方面,即头发、面色、眼、唇、舌、齿、龈、面(浮肿)、皮肤、指甲、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理论上,如果我们能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去安排一日饮食,即谷类每天250g~400g;蔬菜和水果,每天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类及坚果。那么每日所需的维生素就不致缺乏,也就不需要额外补充。

    

    


     Q5.维生素摄入过多或过少应该怎么办?

     A:现在,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在孩子的营养方面“生怕孩子补不够”的心理普遍存在,这也使得近年来,常有儿童维生素中毒事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使用剂量远远超过其RNI推荐量和误食。当孩子误食了大剂量的维生素A或D,首先要催吐,将手指伸进孩子的喉咙催吐,以减少药物的吸收;第二,大量饮水使药物稀释和从尿中排出;第三,停止服用和摄入不含该维生素的食物,直至症状消失。如果是长期摄入引起的慢性中毒,首先应停止服用,然后去看医生,对症治疗。

     如果能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去安排一日饮食,每日所需的维生素就不致缺乏,也就不需要额外补充。一旦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和出现缺乏症状,可以通过相关维生素制剂以及富含该种维生素的食物进行补充。

     注:文中结论性语言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特此说明!本文首发于《健康与营养》杂志,略有改动。

     排版: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lnlcyy@qq.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