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怎么样形成的?
2016/3/17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尿毒症是肾脏组织几乎全部纤维化,导致肾脏功能丧失的结果。肾脏纤维化是在肾脏损伤早期启动的,所以凡是肾脏疾病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规范治疗,防止尿毒症危重症的发生。肾脏纤维化是一种病理生理改变,是肾脏的功能由健康到损伤,再到损坏,直至功能丧失的渐进过程。

     尿毒症在我国的发病率每年每百万人口中新发生的尿毒症病员约近百名,其中大多数为青壮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患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是肾病,随着肾病患者肾功能的衰竭,患者的体力也会随着衰退,所有肾病最终都会演变成尿毒症。

     1一组数据说明与尿毒症相关的主要因素

     1.高血压病人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我国1998年的统计,高血压病人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其中有1.5个人会成为尿毒症患者。

     2.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转归就是尿毒症糖尿病。近期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人群中,现有糖尿病患者4320万人,糖耐量降低者5064万人,二者之和为9384万。也就是说,仅因为糖尿病我国就有约1300万尿毒症患者和1500多万尿毒症高危人群。

     3.肾病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是尿毒症。这其中慢性肾炎是首要原因,在导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

     4.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尿感的发病率男性为0.23%,女性为2.37%。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育龄已婚妇女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5.药物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引起。研究表明,约25%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与药物的肾毒性相关。

     6.与年龄相关。我国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19.3%。在体检中发现,有17.3%的老年人罹患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在住院病人中,患泌尿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占3.4%~6.3%,是老年住院病人的第八位死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明显的退行性改变。在正常情况下,人类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肾功能丧失50%时,还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比如切除一个肾脏以后,人还可以健康生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贮备功能逐渐减弱乃至丧失,在没有额外负担的情况下,肾功能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但是没有应付突发损伤和疾病的能力。所以,老年人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很容易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损伤而发展为尿毒症。如感染、感冒、失血、缺水、肾毒性药物、其他疾病等,都可成为老年尿毒症的诱因。

     7.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尿毒症呈上升趋势。此原因现已占到尿毒症诱因的1%。

     以上是与尿毒症相关的主要因素,但尿毒症的原因还不止这些,比较常见的原因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高尿酸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内氏肉芽肿、系统性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肝硬化等;其他原因还有如毒品、生物制品、重金属、蛇毒等。

     预防尿毒症要有护肾概念

     1.保护肾脏。每半年或1年做1次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应包括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肾B超、尿液分析等。

     2.预防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疾病发生,已经发生的要控制其发展并密切监测肾功能,最敏感的指标是肌酐清除率,每3到6个月检查1次。

     3.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4.现在尿毒症患者的早期治疗不够积极,很多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特别应提倡积极正规的中医治疗,增强其他脏腑对肾功能进行代偿的能力,可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受损肾功能恢复,早期患者可使肾功能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02

     尿毒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如果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尿毒症。

     ②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痛风等,可引发尿毒症。

     ③慢性肾脏感染性疾患:如慢性肾盂肾炎,也可导致尿毒症。

     ④慢性尿路梗阻:如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肥大、肿瘤等,也是尿毒症的病因之一。

     ⑤先天性肾脏疾患: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等,也可引起尿毒症。

     ⑥其他原因:如服用肾毒性药物,以及盲目减肥等均有可能引发尿毒症。 尿毒症专家指出,预防尿毒症最根本的途径是对早期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方法不是西医就是中医,事实上,单纯的中医或者西医都无法真正治疗肾病和尿毒症,只有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02尿毒症的发生总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尿毒症是由慢性肾病发展而来,还是由糖尿病、高血压、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痛风等继发而来。有部分尿毒症人群在被医生确诊患病之前,从未有过肾病的诊断,也没有发生如腰痛、腰酸等症状,所以,错误的认为发生尿毒症就如同发生感冒一样是直接出现的。

     事实上,尿毒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长期的肾病已经在滋长,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遭受破坏了。只不过,这些尿毒症患者并没有任何的外在表现,就算出现如视力模糊、食欲下降、身体乏力、尿中出现泡沫、晚上上厕所次数增多等等小状况,或是不放在心上,或是将这些症状安插在其他的疾病上。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和对尿毒症认识不够的现状使得这些人群延误了肾病的治疗时机,使得肾病得以持续恶化进展,最终演变成为尿毒症。 尿毒症,它是肾病病情进行性恶化进展的最终结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组织逐步发生纤维化变性、范围达到整个肾脏9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阶段。当肾病患者的肾脏大部分发生纤维化病变而遭受破坏时,肾脏不能排泄出人体产生的多种代谢废物和一些不能降解的内分泌激素,如肌酐、尿酸、尿素、β2微球蛋白、胍类、胺类等,这些物质过多的堆积于体内而使得人体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血液、皮肤等全身各系统出现毒性作用,引发广泛的全身中毒症状,从而导致尿毒症的发生。伴随尿毒症的发生,肾病患者将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尿少、血压高、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并发心、脑、神经等多器官并发症,出现昏迷、休克等严重症状,直接威胁到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

     03

     尿毒症患者如何正确饮食保证营养

     尿毒症要注重日常饮食调理,否则很容易导致病情的恶化,这里介绍一下尿毒症的营养攻略,怎样吃才能更好的保护肾脏,希望能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尿毒症病人摄取蛋白质是有严格的限制的,尽量选择好的蛋白质来源(如 肉类、蛋、奶类的蛋白质品质较好),才能充分利用于修补或维持肌肉强壮,豆类(黄豆例外),核果类,面筋制品,五谷杂粮,面粉制品、地瓜、芋头、马铃薯、蔬菜、水果所含的蛋白质品质较差,会制造较多的废物,增加肾脏的负担。蛋白质摄取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公克,例如体重为50公斤,则每天蛋白质摄取应控制为30克左右。

     由于限制蛋白质的摄取,米饭类的摄取量也受到限制,因此容易造成热量不足,这时体内原有的蛋白质会被消耗掉,反而使尿素增加,抵抗力变差,所以活动后必需多食用高热量、低蛋白质的食物(糖类如:白糖、蜂蜜、水果糖等;植物性油脂及蛋白质粉类如冬粉、西谷米等)磷的主要功能是强化骨骼,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多余的磷会堆积在血中,造成高血磷症,导致皮肤搔痒及骨骼病变。含磷较高的食物有奶制品、汽水、可乐、酵(健素糖)、内脏类、干豆类、全谷类(糙米、全麦面包)、蛋类、小鱼干等也应谨慎避免多食。

     肾功能不好时,人体可能无法有效除去多余的钾,而血钾太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甚至死亡。因此平常应少食用钾离子含量高的疏菜(如香菇、芥菜、花菜、菠菜、空心菜、竹笋、蕃茄、胡萝卜、南瓜、番石榴)及水果(如枇杷、桃子、柳丁、硬柿子、橘子等),并避免生食蔬菜沙拉…其他如咖啡、浓茶、鸡精、牛精、人参精、浓肉汤、酱油、袋盐等钾的含量亦高,应尽量少吃。

     尿毒症患者积极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的调理,这对于他们病情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这些调理很简单,从他们日常的起居、饮食、生活、卫生等方面进行一些注意就可以了,注意这些可以防止他们尿毒症病情的加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步骤/方法尿毒症的调理——起居调理。该病患者平时要积极的锻炼身体,加强体质,增加抵抗力。同时还要有正常的作息时间,防止过度的劳累,按时大小便以利排毒。与此同时,老年患者或曾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减少去公共场合,防止感染上流感等病,加重病情。

     尿毒症的调理——饮食调理。该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多吃一些能够护肾利尿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食物的酸碱性。老人患者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偏碱性的食品。同时尿毒症患者还应该多摄入一些含水分较多的食物,保证充足的适量的水分。

     尿毒症的调理——卫生调理。卫生调理主要针对的是一些老年患者,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膀胱、尿道肌肉松弛,这样导致他们抵御外来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感染,所以他们要各位的注意个人的卫生。保持下体清洁,勤换内衣裤。

     尿毒症的调理——生活调理。该病患者的生活调理也是不容忽视的,早上呼吸新鲜的空气,做点晨练,还要保持身体温度,防止感冒。不要吃一些非常辣、油腻的食物。可以适当的摄入一些护肾的药膳。

     END

     注意事项上面四种日常的调理一定不能够忽视,要小心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