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引起的慢性病:看不见的双酚A
2016/6/23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1.塑料袋

     人生在世,吃喝玩乐。嘴上问题一直是家长里短的交流重点,食品安全话题也是经久不衰。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常会告诫小朋友“没事别吃外面的无证小食品,不干净。”现在要是哪个地方爆出个食品安全问题,那就是个大新闻。

     人们习惯说吃这个补,吃那个补,或者说吃这个不健康,吃那个不健康。在不停强调饮食安全的同时,人们是否忽略了什么呢?答案是包装袋,这是一个与食品密不可分的东西。有环保人士拍摄了一组照片,照片上一只只动物被塑料袋折磨的楚楚可怜。于是,有人提出要减少包装袋的使用,这是环保。但似乎听的人并不是那么多,究其原因,还是塑料包装袋又便宜又方便。在一些人眼里,环保是别人的事,你要爱护环境你爱护去,少我一个不少。那么我今天来讲一个观点,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不仅是为了大家,也是为了你自己的健康。

    

     2.双酚A

     双酚A,英文Bisphenol-A,简称BPA,是塑料制品中一个重要原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人们发现BPA有雌激素的作用,之后对它的研究和议论不断,但直到2009年才有政府陆续出台措施让相关产品下架。2010年,美国FDA根据大量临床数据结果,认为BPA会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1]。至此后,加拿大欧盟等国陆续出台对应措施,认为BPA存在毒性,限制其应用于婴幼儿制品[2]。

     BPA用途广泛,是塑料制品的基本原材料之一,全球每年需求量至少在80亿吨[3]。BPA需求最大的产品通常为透明塑料制品、运动装备、医疗制品、眼镜镜片、电器外壳。前几年的饮料塑化剂风波中,双酚A也被用于原材料之一。PVC原材料也包含BPA。几乎市面上所有罐装食品的内层涂料和输水管道内层涂料都包含BPA[4,5]。2005年,新西兰政府曾发现市面上一款销售的椰浆中含有过量BPA成分,后调查发现,是BPA来自包装内层的塑料膜[1]。

    

     BPA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大量曝露其中,因此,喝水、进食都能有可能摄入BPA。母体中存在BPA甚至会影响下一代健康[6]。BPA会在机体中长期积累,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清除BPA。了解BPA的危害并减少BPA的摄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3.双酚A的危害

     近几年对BPA的临床研究不少。研究结果表示,人如果长期曝露于BPA环境中,会引起高血压与肾功能异常[7]。三份长期临床研究表明,BPA会引起低度尿蛋白情况[8-10]。另一份来自中国长达六年的调查表明,血清中BPA的含量与慢性肾病以及高血压高度相关[11]。对肾细胞的研究显示,短期BPA处理会提升氧化应激反应[12]。一个对中国成年人的研究表明,BPA还有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13]。此类研究非常多,而如果母亲体内存在BPA,甚至会影响下一代。BPA对人体的影响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但BPA也是无处不在的。

     除了临床统计外,大量动物研究也反映出同样问题。2012年9月24日,华盛顿州立大学公布其猕猴研究结果,BPA引起卵子染色体异常[14]。BPA不仅在临床上表现出高血压的相关性[15,16],在动物实验中也被证实,并且认为是通过AngII来调节血压[17]。BPA引发高血压的问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BPA激发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增加活性氧簇生成、降低一氧化氮释放,通过造成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引发高血压[18]。此外,BPA除了会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外,甚至对情绪也有影响。一项研究显示,BPA环境有可能对脑部产生影响,造成认知障碍、情绪焦虑不安[19]。

     4.总结

     因为BPA良好的特性,被大量应用于工业原材料,相关产品与人体产生大量接触,尤其是食品工业。人们平常吃罐头、喝饮品、甚至用塑料制品去包裹食品,都有可能摄入BPA。平常废弃的塑料制品暴露在自然中,BPA逐渐释放到周边环境,一些有害物质通过生态循环最终也会流向人与动物体内。BPA在体内逐渐积累,最终引起一系列生理问题。因此,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对自身的保护。现在社会已逐渐认识到BPA的危害,减少BPA使用已获得共识,市面上也逐渐出现不含BPA(BPA-free标识)的塑料制品。

    

     保护环境,保护健康,从自身做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营养及健康管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