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欢遇旧爱 蚂蚁AX1对比肯尼迪V3
2015/11/20 电子烟爱好者

     蚂蚁AX1,在还没发售时,那预告图深深地吸引着我,结构独特,进气设计精妙,款式更是十分讨好,简单来说,就是逼格相当之高的样子,结果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热情渐渐

     冷却,思绪回归理性,我还是先拿个316看看吧……(说这么多,其实没钱才是重点!哈哈哈哈)

    

     既然,AX1如此逼格,同时又作为一个下方侧进气的后来者,想必,给它来个强而有力的对手才是正事。肯尼迪V3,下方侧进气,一款市场上美誉度十分高的滴油雾化器,我想作为AX1的对比对象,应该没什么异议吧?

    

     惯例,先来看看结构,两款雾化器都属于结构简单的类型,不过AX1属于简单又复杂的类型,为什么这样说?只要你拿到手,清洗过就会明白的了……AX1的气道设计真的让我既爱又恨……不过我相信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最爱的不是气道设计,而是底座那一行Logo,请原谅,我就是外观控~

    

     在吸嘴设计上,AX1直接是不能更换其它吸嘴的类型,还好是非金属类的吸嘴。而肯尼迪V3虽然吸嘴能拆卸,可是……不是通用的510接口,也用不上双孔进气肯尼迪的510转接套件,所以,能拆和不能拆,感觉也没什么差别,我的解决办法是直接用了小肯尼迪的仓体实现换吸嘴的……其实我为什么对换吸嘴这点这么在意呢?这个也说说吧,我估计也有朋友和我一样金属过敏,可能还不知道,如果你用金属吸嘴,接触吸嘴的嘴唇部分又经常会有溃疡的情况发生,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自己是不是金属过敏,考虑是不是该换一个非金属材质的吸嘴了。

    

     左上是肯尼迪,典型的下方侧进气。左下图,请见谅,水平有限,希望大家能看懂!结合左下图和右图,大家可以看到AX1虽然也是下方侧进气,但是有点区别,气道设计比较特别,气流是成一个类似“U”型的流向的,这样看好像没有什么好处,但是,仓体气孔开口设计在了上面可是带来了大大的好处!

    

     大家看到没有,气孔设计在了那个位置,按左图盖下去就是下方侧进气,按右图盖下去就是直接侧进气!下方侧进气……侧进气……下方侧进气……侧进气……一秒变格格,不是,是一秒更换进气模式,瞬间hold住全场,有木有?!

    

     好了,前戏看完了,就该来个贴身肉搏了!

     先来个同数据的对比,统一用26G发热丝2.5mm圈径9圈的数据,欧姆盒子用30那档推。

     AX1:

     下方侧进气:进气阻力大,鉴于阻值,烟雾量小,下方进气,烟雾带点温温的感觉,挺舒服,可惜由于烟雾量不足,味道偏淡。

     侧进气:相比之下,基本没有进气阻力,味道跟下方进气差别不大,烟雾量要比下方进气大,但没下方进气浓厚,没有温温的感觉。

     欧姆盒子开50档侧进气:烟雾量足,味道也刚好,可以作为参考数据之一。

     肯尼迪:

     烟雾量明显要比蚂蚁大,但味道没蚂蚁重。其实这是有点不公平的,因为鉴于AX1可以做发热丝的空间问题,这个数据基本可以说是完全迁就AX1来选择的,既然不公平,好吧,那就再来一组对比。

    

     这次是选择各自更适合自身特点的数据:

     AX1:32G缠绕26G规格Clapton 2.5mm圈径5圈

     下方侧进气:阻力大还是一个严重问题。烟雾量大了一点,但奇怪的是,味道还是偏淡。

     侧进气:烟雾大且浓厚,味道要比下方侧进气重一点,在欧姆盒子上用50才能达到肯尼迪用30的效果,当然,阻值不同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味道表现要比肯尼迪出来的偏甜一点,但达不到肯尼迪那种浓郁的味道。看来我还是更喜欢刚刚26G发热丝2.5mm圈径9圈的数据,如果用刚刚那个数据,欧姆盒子50档推的话,出来的效果可以跟现在这个数据的肯尼迪一拼,当然,拼的不是烟雾量那些,怎样说呢,各有各特色的两种效果吧,都很好,但是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风格,不能说谁更好,只能说那个更适合你!

     肯尼迪:22G发热丝3mm圈径7圈

     不用多说,美誉度高是有道理的!烟雾量大,味道浓郁,温温的喉感,正!

    

     搭配这种盒子,还是短短的AX1更好看啊,更对我胃口!

     总结一下吧,如果喜欢蚂蚁下方侧进气的朋友,可能会失望了(后记上有说明,能解决~),起码我使用的话,更喜欢用侧进气,同时蚂蚁的做丝空间比较小,对圈径和发热丝的选择上有一定的限制,如果选择比较极限的做丝数据,就很可能出现雾化器过烫的情况,撇开个人口味上的感受不谈,蚂蚁比较吸引我的就是外观和里面的构造了,当然,这蚂蚁到我手上才两天时间,还没将一些想法实现在它身上,例如一些比较特殊的做丝方式,双层发热丝中间夹棉花,这些都是我看到蚂蚁的结构以后想去实现的,以后若是试到什么好的效果,我也会继续和大家分享的!

    

     后记:有AX1的朋友请注意一下,发稿前,群里一位朋友发现了一个情况,他用22G发热丝,结果螺丝会碰到调节进气盖,经试验,我的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可能是个别问题,但大家要多留个心哦!还有更更重要的一点!图片上面的圈不是我圈的!!!圈得这么丑……真心不想用……不过还是谢谢那位学美术的哥们的图吧!

    

     再次后记:22G发热丝3mm圈径5圈双发按图片这样摆放,完美解决下方侧进气阻力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超浓郁的味道+温温的喉感!这里就不说秒不秒的事了,反正跟双孔进气的肯尼迪比浓郁也是不落下风的!

    

     这只是秒吸的效果哦!下方侧进气浓郁得像喝了糖水,吐出来的烟雾像棉花一样厚实……侧进气或者选用24G的发热丝稍淡一点,更适合我~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电子烟爱好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