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二比老大精?
2016/9/27 武当山太道养生文化

    

     现在生二胎的越来越多了,门诊也经常看到带着俩娃来看病的。因为很多病人都是一直看,眼见着大娃长起来了,二娃也逐渐一岁多了。其中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老二普遍比老大精、早熟。

    

     在我这里的最明显的表现是1岁多的孩子,如果是老大,1岁多时看病几乎是从头哭到尾(当然不是全部,但绝对是大多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抚慰他们惊恐的心灵。而老二,却常常能出人意料的安静,即使哭闹,稍一安抚就很奏效。

    

     同样父母,同样家庭,孩子的差异为什么那么大? 我也深深思考了一下。

     一是因为老二从生下来周围就有一个比自己大的孩子,时刻有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有利于他们成长。

     另一方面,老二生下来的生存环境就比老大“险恶”。这话怎么讲,就是老二生下来就有一个竞争对手:老大。但人有生存本能,恰恰是这些来自老大的刺激和竞争让老二更快的成长,尤其社交和语言能力。

    

     反思带孩子的过程,我们努力付出,给孩子更多的照顾,更好的条件,其实有时是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有意识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他们会进步的更快。

     孩子会走了就不要抱,让他在蹒跚中成长

     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刚学走的时候都表过决心:以后不抱她。但真正坚持下来的真不多。

     孩子会站会走是大运动发育重要的里程碑。会走以后,鼓励孩子自己多走,利于大运动的训练和进步。走路多了,之后的跑、跳、单脚站、单脚跳会比较快的发育,孩子活动量大还有助于吃好、睡好、生长发育好。

     总是抱在手上的孩子常常大运动滞后,喂养困难,身高体重不达标。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孩子大运动落后才真是输在起跑线上。

     在外面不要替孩子“出头”,让他在互动中获得社会适应能力。

     然后你发现,孩子是“窝里横”,在家霸道,出了门就受欺负。你再怎么教他“打回去”,他也不会。因为他没有通过自己的能力既达到目的又交到朋友,他没有学习到怎样和小朋友相处。

     以及其他

     不要总是没完没了的消毒,孩子需要从病菌那里获得免疫力(太过于积极的消毒,机体失去小剂量接触感染源的机会,这些小剂量感染源的刺激可以让机体获得一些免疫而不至于致病。)

     不要总是喂饭,让孩子吃得一片狼藉一阵子后,就再也不需要喂饭了。

     喝水,让孩子自己举着杯子。看过太多大人举着杯子孩子凑过去嘴的画面了。

     穿衣穿鞋,让小小手自己动动,别把他们当成衣架。

     还有很多生活细节,老二就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或被动或主动的渐渐胜出了。

     如果你在带第一个孩子,也像带老二一样:给孩子空间,给他少一点照顾,让他恣意的长一长吧。这样,他会学会更多的技能,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尤其是男孩子,现在的男孩子真是太孱弱了。

    

     如果你喜欢这个微信,可以把它分享给你喜欢文化养生的朋友们呢。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个人微信号:sylvia9618

     投稿邮箱:zhangmin9618@sina.com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签约作家或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武当山太道养生文化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