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只为等一个知己......丨阿信送礼
2016/5/27 中信出版集团

▲首部冲击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美丽的森林》
一部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在7分多钟里,将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等十余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这部完全由中国人导演、编剧、制作的动画短片成为首部冲击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阿信激动之余,打算大出血啦!文末有重大福利,请往下看!)

短片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屏幕上,小鸟纤细的羽毛清晰可数,水中青虾和荇藻以淡墨绿一色染成,一只水鸟抖动着羽毛,伸长脖子,从水里抓了一只小河虾,然后仰头吞下……


▲果熟来禽图 南宋
绢本设色 26.9×27.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碧桃图 宋
绢本设色 24.8×2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红蓼水禽图页 宋
绢本设色25.2×26.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柳乳雀图 宋
绢本设色24.8×2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深藏故宫的古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奥斯卡动画片评委会工作人员瞪大了眼睛,不住感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动画片”、“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在他们眼中,《美丽的森林》已不仅仅是动画片,还是一幅全新的工笔花鸟长卷。

▲《层楼远眺图》 佚名
宋画灵,灵到她总是贴着你的心扉倾诉,总有绵绵的情思道不完、说不尽。

▲《春山鱼艇图》 张训礼
宋画雅,雅到哪怕你荡舟,都有杨柳为之伴舞。

▲《澄江碧岫图》 佚名
宋画秀,秀到不用浓妆艳抹,自有一番风姿在上面。

▲《风担展卷图》 赵伯骕
宋画,正跨越千年,不疾不徐的向我们展示着她独特的静美。宋画之美,不是唐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得意绚烂,而是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宋画之美,美在困顿中浪漫、缺憾中赞叹,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仙山楼阁图》 赵伯驹
今天,阿信就带大家一起,分山水卷、人物卷和花鸟卷三部分简要赏析一下宋画。

山 水 卷
*宋画山水 云林墨象 含容万有*
曾经的宋代士人,崇尚丘园养素,泉石啸傲,渔樵隐逸,于山水中寄托性灵,追求雅致的精神生活。而宋画山水,一经妙手所绘,不下堂筵,便能坐穷泉壑,听猿声鸟啼,依约在耳,看山光水色,滉漾夺目,可居,可游。
北宋的山水,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峰峦秀起,云烟变灭。辽阔,崇高,壮美。
南宋的山水,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云关雪栈。细腻,精致,秀美。
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宋代的山水传统,以北宋初年的李成、范宽、关仝三大家为宗。书画鉴赏家郭若虚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图画见闻志·卷一·论三家山水》)继起者又有王士元、王端、燕文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纳、王诜等人,各有所长。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绢本设色 206.3cm × 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秋窗读书图》宋 刘松年 纨扇 绢本设色 25.8cm × 26cm

这是一幅构思构图颇为讲究的秋景图。画家是以赞美的情绪来描绘秋天景色,平稳的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寂静感,而红叶与青松的对比用色,微波荡漾的湖水,又在寂静中增添了活力和情趣。

人 物 卷
*宋画人物 离形得似 写心肖品*
轩冕贵胄,仙佛僧道,逸士才贤,妃嫔仕女,耕织货郎,宋人笔下活泼泼的时空,丰盈,洗练,传神。
以画寓禅的佛教画里,有老僧的庄严静穆,也有离经叛道的诙谐;经史画里,有岩隐幽卜的高士,清谈论道,了无朝市风埃;肖像画里,仕女们扫去粉黛,情性笑言,神采飞动;而风俗画中,田家婴戏,山樵村牧,摊商行旅,浓郁的生活气息,恬静而温暖。
精致的工笔重彩,洗练的减笔白描,淋漓的泼墨写意。宋人成熟完备的技法中,是高雅超逸的文人意趣,是找寻心灵的宽解和栖居。
宋画中,有宫廷画师专为皇帝和达官贵人画像,现存美国弗利尔博物馆和耶鲁大学博物馆的北宋王涣、冯平、朱贯、杜衍画像即为当时真实写照;有生动的禅宗人物画超越正统佛像而散播影响力,如1238年无准禅师赠予日本僧人一谷的《禅宗无准大师像》;也有人物在山水中静坐慢行,将自然作为情绪的衬托,如马麟的《静听松风图》。
画院画家曾专心描绘俗世故事画和界画,城市兴起后,描述市井生活的图卷流行一时,有高元亨的《从驾两军角觗戏场图》、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叶仁遇的《维扬春市图》等。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人所熟知,从市郊到汴河再到都城汴京街景,高处鸟瞰、移步换景。全卷总计人物500多,牲畜超过 50只,船只、车轿各20有余,其史料价值为一时之冠。

▲《听琴图》宋 赵佶 绢本设色 147.2cm × 5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听琴图》构图简洁,用笔稍劲健刻露。可以说这是宋徽宗赵佶的自画像,两位听琴的官员中,穿红袍的是宰相蔡京。画卷的顶端有蔡京的题诗。嶙峋怪石上点缀的名贵花卉,与几案上徐徐升起的袅袅烟影相应成趣,既风流萧逸又意境优美,加上严谨工丽的笔墨和妍丽清雅的赋色,使此画呈现出一派古雅、高贵的风格。

▲《泼墨仙人图》 宋 梁楷 纸本水墨 48.7cm x 27.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梁楷既能依精妙严谨的图画,又擅用笔极简、洗练放逸的“减笔”画。梁楷在技巧上的重要创造,开启了元明清画家写意人物画的先河。这幅作品,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形象奇怪生动,似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令人叫绝。

花 鸟 卷
*宋画花鸟 微中见著 借物寓心*
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徐派的野逸,墨笔草草,是在野士大夫平和淡雅的神韵风骨,是天趣和清秀;珍禽瑞兽,奇花异石,博古折枝,黄派的富贵,设色轻盈,是身居要津者政事之余的绚烂情调,是美艳和鲜华。
或饲养禽鸟,栽种花竹,朝夕观摩,或深入重山密林,辨察野兽踪迹,宋人用精准的眼力和笔力,“心传目击之妙,一写于毫端间”,在纨扇小品、横披手卷、大幅巨作中,绘出了花鸟画的黄金时代。
花鸟动物画起初有黄筌、徐熙两派,以黄体为正宗,到宋徽宗亲创粗笔水墨花鸟,更加主流和严谨。徽宗时,画学正式纳入科考,形成中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台湾作家蒋勋戏称“宋徽宗是故宫精神上的第一任院长”,徽宗也是一位出色的花鸟画家,他的《瑞鹤图》和《柳鸦芦雁图》现在分别是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瑞鹤图》北宋 赵佶 绢本设色 51cm x 138.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芙蓉锦鸡图》北宋 赵佶 绢本设色 81.5cm x 53.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图设色艳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五彩锦鸡、芙蓉、蝴蝶虽然均为华丽的题材,但如此构图便不同于一般装饰,而充满了活趣。

▲《香实垂金》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24.3cm x 2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柑橘两枚,硕壮之极。画法双钩设色,敷色晕染,工力俱深,叶色之嫩老,香实之垂金,传神毕肖。果叶疏密有致,正侧偃斜,卷曲掩映,深有空间感。
一截枯木、一片残雪、一个船工、一段羁旅……尽是宋画中的浪漫。
汀花野竹,妃嫔仕女,长松巨木,深堂琴趣……传递出的是一种生活情趣。
也许,没有人可以详细地凭借单纯的讲述让你明白宋画的静美;但是,阿信可以为你呈上一个完整的宋画博物馆。

《宋画大系》是集资料性、工具性、学术性、鉴赏性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对于绘画职业人群,具有不可估量的学习、科研、鉴赏和收藏价值;但《宋画大系》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在物欲横流而精神贫乏的当今社会,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宋画大系》必将成为补足现代人精神之“钙”的良品佳作,提高人们人文修养和生活品味,带领人们感知中国式的古典美,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寻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福!利!来!袭!
看完阿信的介绍,大家有没有心痒痒?偷偷看了下价格又觉得囊中羞涩?
体贴如阿信,怎么会忍心让大家和心头所爱失之交臂呢?
欢迎转发本文至您的朋友圈,并在本条微信下的评论区留言,获得点赞数的前五名读者,将获得神秘大奖一份!(都说了是一份,肯定不止一件啦!)截止时间为6月1日。小伙伴们加油哦~

礼品由中信出版集团旗下子品牌”见识城邦“提供

《宋画大系》
金墨 编丨2016年1月
中信出版集团
-End-
编辑:杨梦迪 2016.05.27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信出版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