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缺少神话,尤其在能源安全领域 | 阿信荐书
2016/6/12 中信出版集团

    

    

     黑金带来了神话和妄想,对现实的恐惧和错觉,还有那些摧残世人心灵的不明智的政策。 ——莱昂纳尔多?毛杰里

    

     能源安全是个广为流传却争议很大的概念,人们对它有着太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英国一位能源学者曾开玩笑说:“如果有5个人在谈论能源安全问题,对于能源安全概念的定义就可能有6种以上。”从事能源安全相关问题研究十多年来,随着对这一领域了解的深入和相关知识的拓展,人们越来越觉得准确阐释能源安全到底是什么并不容易。它涉及技术、价格、市场、经济、政治、外交、环境及气候等非常多的领域。也许我们都很熟悉几个相对经典的能源安全定义,比如合理价格下不间断且稳定的能源供应等。可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概念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说出或使用一个概念不太难,但要把它解释清楚、说得到位却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

     正如要想回答诸如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也是件很难的事一样,这个问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个世界很大、很复杂,变化很快,尽管我们很想知道它是什么,却很难做到。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一些概念,做一些基 本、局部、暂时的判断,但在更大的视角、更快的变化面前,这一切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为了避免陷入不可知论,也许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研究和理解来说明和判断这个世界不是什么。就如同当我们不知道想要什么时,把不想要的列出来,也许剩下的就是我们想要的了。在我们渐渐知道这个世界或某件事不是什么的时候,也许就离这个世界或某件事是什么的答案越来越近了。而了解某个东西不是什么、我们不想要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比判断某个东西是什么、我们想要什么要容易得多。

    

     在能源安全问题上,这些年来出现了非常多的观点,特别是关于中国能源安全。搞清能源安全是什么很难,谈谈能源安全特别是中国能源安全不是什么可能更靠谱或更有把握些。比如:我们在能源资源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源枯竭,或者说世界的能源资源不会“真正枯竭”;相比过去,各国为了获得石油、能源或资源而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国出兵伊拉克主要不是为了石油;高油价不是世界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或者说能源资源领域的“走出去”不是为了“拿回来”;“马六甲困局”或者中国能源运输安全问题 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等等。

     “能源安全不是什么”的另一层含义是,能源安全或能源短缺问题对许多国家而言并非天大的、无解的问题。能源重要不等于能源供应、能源安全就是头等大事,也不等于各国为了能源就一定会进行激烈的争夺或发生战争。能源等一些资源在部分国家作为政治武器的战略属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与地缘政治的相互影响也会时有发生,例如2014 年由乌克兰危机引发的欧俄能源博弈。但总体上,能源和资源作为商品的属性是第一位的,最终决定市场的是供求关系, 特别是从长期看,决定市场的是有效的需求。维持能源和资源市场(全球、地区或国内)的稳定、强化国家治理和市场完善、推动资源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才是解决资源问题、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即便是对能源需求和进口依赖大幅增加的中国而言,能源也不是那么迫在眉睫、致命的问题,谈不上“中国能源不安全”、能源是中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或致命弱点。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相比,当今国际能源供需方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世界能源供应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相较于与能源相关的环境、市场等问题,中国的能源安全更有保证,解决起来难度更小些。正常情况下的能源供应紧张预示着需求旺盛、经济景气,诸多与能源相关的问题的出现也给中国完善市场、改革相关体制、深化国际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

     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十分复杂,涉及面非常广,在回答中国应该如何保障能源安全,或者说为保障能源安全,中国应该如何做或者说优先做什么之前,也许应该深度思考不该做什么或者最不应该做什么。在没有深入全方位了解、客观评估相关问题与挑战之前,如果急于得出结论,出台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能源安全政策,做出不该做的决定,将来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谈“能源安全不是什么”,需要从理解和破解能源安全相关的神话开始。人类不缺少神话,误读、误解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能源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石油经常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或战略资源,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富争议的资源。因为它的重要性、普及性及复杂性,国际社会有关能源的神话也更多,更具代表性。正如莱昂纳尔多?毛杰里所言, “能源部门是这个星球上最大、最有趣、最有活力也是最重要的行业,然而它也最容易被误解”,“黑金带来了神话和妄想,对现实的恐惧和错觉,还有那些摧残世人心灵的不明智的政策”。

    

    


     《新能源观:从“战场”到“市场”的国际能源政治》

     作者:赵宏图 | 中信出版集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购买信息

     本文转载自中信出版集团旗下公众号布谷传声

    

     -End-

     编辑:赵佳然 2016.06.12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信出版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