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中得到快乐,难道是一件很难的事吗?
2016/6/15 中信出版集团

    

     今天是星期三。什么?感觉像周四?觉得明天就是周末了?

     阿信也是这么想的!!因为这星期要工作六天六天!!

     _(:з」∠)_

     感觉身体被掏空……

     一想到要比平常多工作一天,许多小伙伴们的脑袋上空似乎瞬间飘来了一朵朵乌云,似乎还没到最后一天,就能完全想象出那时候的疲惫、倦怠、痛苦……T^T

    

     然而!

     工作中真的找不到快乐吗?

     很多人会问工作的意义,蔡康永曾经说过,是可以在赚钱的同时带给别人一些收获或者改变。但如果工作不快乐,没有幸福感,无论物质上多富足,内心也不会被填满。

     也许你认为只有到达足够的“境界”才能开心地工作,实则不然。今天阿信就告诉你从工作中找到快乐的10种小方法,不妨从明天就试试看呗?

    

     P.S.:才不会告诉你们结尾有重大福利呢~

    

     1.自助者天助

     谁都有过做什么事都不顺的时候。在这里要说的是,无计可施的时候,别轻易放弃,先放松一下也好。不顺利的时候想这想那也没有用。过度思考有可能会错过很重要的事情。那样的话,不如回到初衷,期待转机的出现也是不错的选择。

    

     2. 失意泰然,得意淡然

     这句话有如下意思:“失意时要稳重而有大将之风,得意时更要谦虚谨慎。”也就是说,不好的时候正是向好的方向转变的过渡、积累阶段,用不着惊慌,只管做好该做的事。

     反之,好的时候或许什么地方就有陷阱。如果得意忘形,或许会因此被谁扯了后腿;一定要常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谦虚谨慎很重要。

     如果你正在创业,会感到这句话有更深的含义,这不只是对企业经营而言,作为职场人士,日常生活也可以此话自省。困惑、失意时,想想前人是怎么做的,前人留下了怎样的句子,回顾人类历史,或许就能得到启示。

    

     3.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有人说:“那样的工作,就算做了也不会高兴。”与从前相比,选择职业的范围大,这是好事,但不满的声音也多了起来,真是讽刺。

     如果要给抱怨工作无聊的人一些建议的话——

     “没有无聊的工作。”

     “也没有快乐的工作。”

     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说“工作快乐与否取决于自己”。人为了生存,即便不喜欢也要工作。因为不能光干自己喜欢的事,所以其中就会有不喜欢的事。那样的话,还是干脆学会享受不喜欢的工作的方法吧。

    

     见了各种各样的人之后会发现,说“工作无聊”的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会说“无聊”;相反,能享受工作乐趣的人,因掌握了能把自己工作变得有趣的方法,什么工作都能努力从中得到乐趣。

     其中的差别在哪里?

     这是因为大家还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认为自己的工作无聊,幻想着别人的工作有趣。所以关键并不是到处去找快乐的工作,而是自己能否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4. 从单调的工作中获得最好的教育

     单调的工作并不是毫无用处。如果善意地解释,或许是公司想让你得到锻炼。不管在怎样的公司,基础工作都很重要。做不好单调工作的人,也做不好有难度的工作。不了解实际微观状态的人,也无法做出宏观的判断。正因如此,单调的工作才是最好的英才教育。

    

     5. 调整出最好的精神状态

     经营者必须具有高效的判断力。小组领导也有被要求做判断的时候。那怎么才能提高判断力呢?

     要提高判断力首先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如果头脑不清醒,判断力就会迟钝,有时还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经营者平时要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

     接下来该注意的是心理素质。近年来,人们认识到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向来都是以苦恼的人为中心进行护理,而没有其他烦恼、本来就很健康的人,就不被看得那么重要。其实对心理素质好的人来说,心理护理也是必要的。职场人士平时必须注意心理状态。只有把全部状态都调整到最好,才能发挥好自己的潜能。

    

    


     6. 让焦虑中的自己冷静地观察

     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让人焦躁不安的事情,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谁都有压力,工作时就更是如此。但如果心情不好还以头脑混乱的状态继续工作的话,或许就会犯错,给周围带来不好的影响。大声叹气、晃腿、摔东西的表现都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是尽早做好应对的准备为好。

     首先,重要的是能意识到自己没在正常的状态中。例如,晚上睡觉前这种能冷静下来的时候,将自己的言行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或者试着问周围的人:“我是不是看起来状态不好?”适当的处理方法是要正视自己心情无法平静的现实,做到尽可能不影响行动和判断。接受那样的自己并不难,但很多人并没有那种思想准备。处在被称作压力社会的时代,必须做好心理护理。

    

     7. 包容他人的焦躁情绪

     跟心情不好的上司说一句“稍微转换一下心情吧”,可以说是某种善意的、团队精神的体现。当然,对出离愤怒的人说这些话不亚于火上浇油,需要有能说上话的人适时来说。要是自己没法劝,还是托人代劝为好。

    

     遇见这样的同事/上司还是离远点儿……

     一般在职场上愤怒的沸点极低,有的人会突然就怒了。对这种人的处理方法也是一样——给予包容。在很多时候,他们被称为“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就怒了,给人留下了“恐怖的人”的印象,但他们实则并不恐怖。他们本人也知道,过后大都会来道歉说:“刚才真是太对不起了。”

     总之,那说完了就能明白过来的人,实际上是很容易相处的。如果能客观地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没有了不必要的情绪波动,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同样,如果能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就能照顾到对方的情绪,人际关系就变得更协调。直爽的性情中人,会和能理解自己的人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不要疏远那些不讨人喜欢的人,重要的是给予理解和宽容。

    

     8. 不在状态时怎么办

     即便不是很情绪化的人,也都有过干什么都没心情的时候。坐在座位上,却始终没进入工作状态。

     那种情况下,能改变心情的是什么?喝茶,嚼口香糖,找个人谈谈,散散步……这些都可以。不存在所有人都通用的方法,还是自己摸索出对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吧。或许大家觉得有才能的人就是工作能力强的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能把自己的才能很好发挥出来的人,才是有工作能力的人。

     心不在焉地工作会让工作效率降低,要清楚自己在怎样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工作,为转换心情而采取行动吧。如果了解了效率最大化的方法,不在状态的日子里就也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了。

    

     p.s.:我司常年提供免费下午茶哦,是不是很爽~

     9. 假如我们都老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度过一个无可替代的人生,像是在刻画自己的故事。

     如果此时拿着书的你是进入公司第10年前后的人,请你想象一下这样的事情:撰写自传的资格没有理由被名人独占,谁都有把自己走过来的道路变为一本名为《我的经历》的书的权利。将来被自己的儿孙问起“妈妈度过了怎样的一生”“爷爷是做什么工作的”的时候,你会讲怎样的故事?

     应该一边这样考虑,一边度过每天的职业生涯。

    

     10. 让人更有幸福感的两个方法

     有时作为中坚力量的职场人士会问这样的问题:

     “比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升职慢,比学生时代的朋友工资低的话,我就会感到很难为情。怎样做才能做到不介意这些?”

    

     这种人肯定不管什么时候都会说类似的话。只要和他人攀比,就绝不会幸福。让人更有幸福感有这样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不与他人攀比让人远离满足感的就是与他人攀比。原本幸福就是内心层面的东西,而不是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优越感。请让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变得幸福的第二个方法是,不要陷入惯性模式中,要保持新鲜感。原本我们只是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是珍贵而最幸福的,能真切体会到这一点很重要。

    

    

     本文摘编自《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

     【日】岩濑大辅 著 | 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6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购买信息

    

     【阿信赠书】

     你认为快乐工作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你有属于你自己的工作窍门吗?不妨在留言区分享出来,截止至6月20日,留言点赞数最高的5位朋友即可获得《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一本哦!

    

     -End-

     编辑:赵佳然 蔡静 2016.06.15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信出版集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