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学生被执行死刑,临死前呼唤孩子“敬畏生命”
2016/2/25 育儿宝典

    

    点击"育儿宝典"关注我


     来源: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

     “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生林森投毒案”的投毒学浩,于12月11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两年前,这个曾经震惊全国的案件一度引发了国民对“教育”的大反思,时过境迁,凶手终于伏法,留下的却是我们无尽的感叹!

     到底林森浩的教训能否唤起孩子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又将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两个生命的逝去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

     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4月1日早上,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并于1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去世。

    

     同年4月19日,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林森浩。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林森浩提出上诉。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12月11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

    

     这个夺走同学生命的林森浩,也曾被同学这样描述:林森浩的母亲患有心脏病,林森浩就想让她过上舒坦日子。从家乡到上海求学,林森浩需要先坐40多分钟的汽车到汕头,然后4个小时路程到厦门,最后买一张8小时的火车站票。林森浩挣到钱,首先想到的就是节省下来,寄给父母。

     行刑之前,林森浩与父亲林尊耀等亲属进行了会见,这是他与亲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林森浩最后和这个世界说的话

     “(投毒)很恶劣……而且很愚蠢”

     “从我还没进看守所之前就开始后悔了。”

     “我跟他的关系其实也可以……就是一个人的习惯,如果你知道我之前也做过许多这种不经过大脑的事情,那你可能就觉得很正常。而且那天的事情其实我有很多机遇可以去阻止它发生,但是我当时的那种状态,就我个人的这个层次、修养也好,我个人的修身不足也好,我是无法阻止的。”

     “对我来说(死刑)意味着一次偿还,我觉得这样反而挺好。因为这样的话,他们(黄洋父母)也能够放下。我设想过,如果我有幸不死,至少(服刑)25年,这25年这个事情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到时候我出来,黄洋父母,而且我父母已近百年,而我呢,长期脱离社会,到时候说不定只剩下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你说那个时候能去用自己的双手去补偿他们,这个有点痴人说梦,或者说睁眼说瞎话,对吧。这样偿还他们,说不定他们明天就能够放下这个怨恨,对吧,健康积极地生活下去,这样反而更好。”

    

     “社会现在应该也是要把舆论往这方面去引,不要再纠结在一个愚蠢人的一件愚蠢的事,一件可恶的事,再怎么骂我,在那里骂,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现在我觉得社会舆论帮助黄洋父母积极地活下去,积极生活每一天这是最关键的。”

     “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是不能倒流的……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大家对生命才会敬畏,对自己的生活才会负责。你如果老想着说时间倒流回去,就没有那么多的傻事了。但实际上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肯定是做了不少傻事的。从小就应该给小孩子讲这个想法,让他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如何教会孩子敬畏生命

     亲爱的家长和老师,林森浩在生命最后一刻说的这些话,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呢?除了帮助孩子取得好成绩,我们还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教育的天平上多一分做人减一分成绩

     一桩又一桩大学生漠视生命、戕害生命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应该反思过往教育中的缺失。我们是不是曾有意无意地给过孩子这样的暗示:只要分数高,其他一切都无所谓;学习好的自然就是好学生,好人;成绩好的孩子犯错更容易被原谅。

     其实孩子就像一颗幼嫩的树苗,健康成长离不开爱心和德育教育的滋养灌溉。如果我们的教育把上述观念暗示给学生,固然可能为成绩加一把“肥料”,却更可能在孩子做人的道路上投了一剂“毒药”。

    

     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做个幸福的人,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给予足够的关爱和为人处世的指引。德育是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在努力做好学生的同时,更要全力做个好人。

     让孩子学会宣泄情绪

     回想一下,当跟他人的相处中产生不快时,我们的孩子能够坦荡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积极地解决矛盾吗?当环境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时,他们会采用适当的方式发泄情绪,为自己减压吗?当孩子通过伤害自己或他人来表达愤怒时,我们又是否及时阻止了呢?

     人在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又没有良好宣泄渠道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借助变态、过激的减压方式来发泄内心的压力、让自己舒适。这种行为发展下去也可能会变本加厉,后果十分可怕。可见,教会孩子及时并适当地宣泄情绪排解压力分外重要。

    

     让孩子学会敬畏生命

     对每个人而言,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大的罪过,就是将生命(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无故剥夺。

     语文特级教师袁卫星曾在给女儿的信中这样写道:汶川地震后,学者周国平在其博客上说,“我,你,每一个活着的人,我们都是幸存者。”爸爸认同这样的观点。对已拥有的,要心存感激,懂得珍惜;对未拥有的,要量力而行,学会放弃。事实上,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明天是不是还活着。我们应当学会珍惜和享受每一天。

    

     梭罗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自己一个好消息。然后,他会对自己说,能活在世间,是多么幸运的事。现在,需要你立即行动,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育儿宝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