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恨自己的孩子,就让他去当医生!
2016/6/10 掌上医讯

    

     导语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古人的心中,丞相与良医的地位是平等的。现在,谁敢说他们平等?

     高考结束了,接下来是估分、等成绩、填报志愿、高考录取等。。。一位学医的朋友在朋友圈中表示:“以后我有孩子要学医的话腿都给他打断”!

    

     “如果你恨自己的孩子,就让他去当医生”的悲哀

     “如果你恨自己的孩子,就让他去当医生吧!”在医生圈里,这句话广为流传。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学办公室副主任叶燕青告诉记者,四代从医的家庭以后会很少见了,因为深切感受到医生的辛苦,再加上工作大环境的恶化,该学院90%的医生子女没有从医。全年没有正常节假日,每周必须上一个24小时连班,这对医生来说再正常不过。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古人的心中,丞相与良医的地位是平等的。现在,谁敢说他们平等?美国人最羡慕的三个职业是医生、律师和会计师,后两者是因为经济收入可观,前者是因为社会地位高尚。但看看当下的中国,很多人当面恭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转过身便成了“白衣狼”。人命关天,工作压力不小,收入不高,骂名却是最多,现在更是要背负着性命之忧。

     有着切身体会的医护人员,于是下决心不让孩子将来再从事医生护士这个职业。中国医师协会曾对6000名医生进行调查,78%说不想让子女学医。当医护工作成为择业的“鸡肋”时,如何能激励优秀的人才攻读医学院校呢?当医护人员的素质因此一代代退化后,人们又将健康托付给谁呢?

     优秀医学人才的流失,将使我们的“未来”生活在无医生可看、无好医生可医,健康失去保障的阴影下。

     联想到近年来多个省份临床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路下滑,医学的未来令人堪忧。

     学医热情如何被消磨的?

     学生报考医学院的热情在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从一个微小侧面就能得到印证——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学医了。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几位资深医生,他们中的多数人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医。据中国医师学会的调查,2002年,不愿自己的孩子学医的家长占53.96%,2011年这一数字增至88.47%。

     “医学院校生源下降、吸引不到优秀学生,成为医学教育一个棘手的问题。优秀的中学生不愿意学医了!”这一现象让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儿童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冯希平教授很忧心。

     冯希平教授认为,导致学生不愿选报医学专业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

     第一,医学生的培养周期比其他专业长,投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高。本科5年、硕士研究生3年后,如果不考博士,还要继续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也就是说,学生要经过10年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独立的医生,与很多通过4年本科学习就能走上社会的学生相比,他们要煎熬更多时日。

     第二,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大过其他专业,每个学期都会遇到厚如砖块的专业书,众多的医学专业词汇让学生们背得昏天黑地,更不要说成为医生后,面对病人每时每刻变化的病情,不能有丝毫疏忽。而且,年轻医生还要轮流承担24小时的值班任务,工作压力很大。

     第三,行医环境较差、病人与社会对医生不理解。实习医生经常会碰到病人板着面孔要求更换老医生,一些病人对年轻医生动不动就发火。甚至有时医生会遭遇带着录音笔、手持录像机来看病、准备随时为自己“维权”的病人。如此架势,让很多年轻学生的自尊心深受打击。

     第四,医生收入较低。医学生读到研究生,各高校会给予每月几百元不等的补贴,而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住院医师,每个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这个收入绝对值并不算低,但在很多医学生及家长看来,多年的付出与回报有点不成比例。投入高、回报低、压力大,让一些考生及家长谈医色变。而就业的压力,更让许多考生在报考医学专业时顾虑重重。

     还要不要学医?

     在1999年高校扩招前,金融与经管专业远没有今天“火”,那时医学专业一直比较热,录取分数高,能吸引不少理科状元前去报考。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金融与经管专业热得发烫,成为不少理科状元的首选,很少听说有那哪位理科状元去学医。当下,在高校流传一句话,一流学生读金融、二流学生念IT、三流学生才读工科。如同三流学生学工科,三流学生学医科也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三流的生源质量难以造就一流的名医,这意味着今后医科大学毕业生中产生名医的比例将大幅下降,可任何一位患者都想找最好的医生为自己看病,中国人口多,患者也多,有限的名医资源与患者几乎无限的需求之间形成一个尖锐矛盾,各大医院名医挂号总是一号难求,逃离医科所导致的名医、好医生日益短缺只会不断加剧而不是缓解这个矛盾。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家族中几代学医、从医的名医世家现象在过去比较普遍,而如今,无论是名医,还是普通医生愿意让自己子女学医的越来越少,名医世家现象也会越来越少。而在高校各专业中,学医时间最长、最辛苦,本科也要读五、六年,本硕博连读最长可达11年,累死累活读出来后,从业环境却不理想。与国外医生相比,中国医生工作强度大、责任重,薪水低,尤其是是近年来频发伤害医生乃至杀害医生的案件“吓跑”了不少想学医的学生。

     学医的同学聊天时,他们常常自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医生已成了典型的高风险、高付出、低回报的职业。所以不能指望那些逃离工科的学生会有一部分去选择学医,况且作为业内人士的医生尤其是名医都让自己的子女逃离医科,又怎么能指望其他学生学医呢?

     呼吁提高医生待遇,改善从医环境

     逃离工科将使中国未来缺乏罗阳式的优秀工程师去建设工业强国,去研发类似歼-15的高端产品与先进技术;逃离医科将导致今后不仅找好医生看病越来越难,甚至连普通医生也会严重短缺。

     医生的短缺不同于工程师的短缺,工程师的短缺对家庭、个人的影响是间接的,人们一时还体会不到。但医生特别是好医生的短缺对家庭、个人的影响则是立竿见影。我们每个人迟早得生病、上医院,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对好医生的需求更是急剧增加,我们不能等到将来医生严重短缺时才考虑如何解决逃离医科难题。学医不仅时间长,且医生成长得靠长时间经验积累,至少要从医十年以上才能成为合格医生,如果本人有天资且勤奋,至少要从医二三十年才可能成为主任医师之类的名医。提高医生待遇和改善从医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医学教育改革,医务人员工作现状到了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致谢来源:楚天金报

     本文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必删除!

     【悦享·端午领书周 6月6日—6月11日】

    

     为感谢您的医路支持,掌上医讯粉丝专属活动一波接一波。回复“活动”,惊喜多多!小编友好提醒,这一次产科医生、儿科医生,请别走开,快来领取吧!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掌上医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