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汇】手术室内怎样说话才合适?
2016/6/25 掌上医讯
导语
手术室内,医生怎样说话才合适?
来源:掌上医讯
作者:纪光伟
2016年2月,世界医学界权威杂志TheLancet发表了一篇名为《时代的产物:手术室内请慎言(Sign of the times: be careful what you say in theoperating room)》的文章。讲述了一位病人试图偷录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对话,折射出当前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
一位麻醉师在为病人进行最后的检查时,在这位已经进入麻醉状态的病人的弹力袜下,发现了一个像U 盘一样的小型电子设备,上面印着字母“MIC”,这是一个微型的录音设备,原来病人是准备录下手术中医生的对话。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2015年6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病人在接受肠胃镜手术过程中,无意录下了麻醉师及整个医疗团队对他的侮辱言语。
在录下的语音中,可以听到手术助理提出,病人身上发现了红疹,而麻醉师警告助理别碰这位病人,否则可能染上“梅毒”。他还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说这病人“可能是阴茎结核”。除此以外,还用非常难听的语言对病人进行辱骂。
病人最终向法院提出诉讼,而最终判决,是麻醉师及其医疗团队因诽谤和医疗失当赔偿该病人共计50万美金。而尽管肠胃镜手术的医生并未参与,但他没有阻止这样的对话,也难责其咎。
看来,医患关系的紧张,对医生的不信任,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其实,我们想一下,一个素不相识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任你“宰割”,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信任。因此,病人对医生缺乏信任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医生而言,手术面对的是一个生命,理应集中精力,为病人做好手术,更不应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这是医德的基本要求。尤其在手术的关键时刻,或者是危险的时刻,医生们甚至是屏住呼吸,专心致志的进行操作,生怕出现任何失误。
但事实上,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就像上课一样,只有45分钟时间,就需要休息。医生也是一样的,一个手术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医生的体力和精力都会受到影响,出错的概率就会增加。不久前,我在一天做了4台手术,在手术室内工作了14小时,就明显感到体力的不支。
2014年6月,网曝福建的三名医生因连续手术32小时而累到在手术室的地板上,也说明了超负荷的工作对医生的影响。
但我们知道,在手术中医生是不允许休息,手术中没有特殊情况也是不能停的,对于一些大型的,高难度的手术,对于医生的体力和精力是一个考验。
怎么办? 首先,医院应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手术室保持良好温馨的环境,如暖色的灯光,洁净的卫生条件,都能给医务人员带来愉悦的心情。其次,在手术室的播放一些轻音乐,来缓解手术医生的紧张的心情;第三,也有医生有时也在手术非关键时刻,开点玩笑,同事之间调侃一下,来调节一下气氛。总之,手术室内不能总是处在紧张的环境中,而应该张弛有度,该紧张就紧张,该松弛就松弛。怎样才能把握这个“度”呢?笔者认为:
一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在手术中病人的安全是第一的,在手术紧张的关键时刻,是不允许工作人员说与手术无关的话。30多年的工作,让我养成了手术中的一切活动要围绕病人的治疗来进行,每当我在手术的关键时刻,如果有工作人员在说题外话,我都要予以制止。时间长了,大家知道了我的习惯,在我做的手术中,一般没有人说题外话。
二 一切听从手术者的:整台手术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应该跟着手术者走,手术者就是这台手术的总指挥,他紧张,我们就应该紧张;他放松了,我们就可以跟着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位年轻医生在手术台上的工作是拉钩,在手术中不需要拉钩的时候,就叫护士搬了个凳子坐了下来,遭到了主刀主任的严厉批评,这就说明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必须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三 一定要关注病人的情绪: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素不相识的手术医生,心里应该是恐惧的。那么,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情绪变化,除了全麻病人意识不清楚外,其他麻醉的病人,对于手术中发生的一切都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医生在手术中的谈话是应该注意方法,有一定技巧的:
1 医生之间的交流要避免歧义:病人毕竟不是专业医务人员,不能完全正确的理解医生的话,或者是没有听清楚,断章取义,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2007年的一个病人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1月2日,我在门诊遇到了一个老年病人,老人说他疝手术后复发了,还说是我给他做的手术,后来又说不是我做的手术,但手术的第二天我查过他的病房……
早上看病的病人比较多,但我还是让老人坐下来,慢慢听他说病情:他是半年前的一天半夜因左侧嵌顿疝在我科做的手术,现在他觉得左侧切口疼痛和奇痒难忍,右侧又出来了一个“包”,他怀疑手术有问题。我仔细的检查了病人,病人左侧的手术没有复发,只是手术的疤痕较大,右侧可见明显的疝。我给老人解释道:“手术是成功的,只是您是疤痕体质,才导致您现在的疼痛和发痒;右侧是新发生的疝,和左边没有关系。”老人着急了:“那才不会,手术当中医生说,包块掉进去了,不能再做了,再做就‘掉得大’(武汉方言:吃大亏的意思)了,肯定是我肚子里的洞没有补住,现在从右边跑出来了。”我赶紧安慰老人说:“我和手术医生联系一下,看看当时是怎么样的情况。”我接通了电话,手术医生还记得这个半夜手术的病人,给我介绍了手术中的情况:麻醉成功后,当医生消毒铺巾后,切开皮肤后,嵌顿的疝内容物还纳了,这是病人听到的“掉了进去”;在手术探查过程中,医生发现疝囊很难找,最后发现是滑疝,其下方是股静脉,上级医生告诉下级医生说,这个手术千万不要损伤股静脉,要是损伤了,那才“掉得大”。
听完手术医生的介绍,我笑了起来,原来手术做完了,医生们在手术台上的交谈已经过去了,但有心的病人却把这些话连接起来了,手术后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病,今天终于说了出来。我笑着给老人做了耐心的解释工作,老人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解除了病人长达半年的“心病”。我还告诉病人,如果手术瘢痕的症状重,可以再做手术,配合手术后的深部X线照射,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至于右侧可能需要手术。病人表示以后再做,而且一定要找我做。
一句“掉得大”——手术台上医生之间的交流,险些成为医疗纠纷,如果发生了纠纷,那才“掉得大”。
因此,我们在手术中要避免容易引起歧义的语言,如果病人误解了就可能带来纠纷。
2 医生之间的交流要注意说话的声音:医生在手术台上,对于手术怎么做,一定会有一定的讨论,既然是医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遇到不顺利的时候的交流,一定要注意压低声音,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好的刺激。在手术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如果让病人感觉到医生都慌了,那我还有救吗?对于在手术台上实在不好语言表达的,可以通过动作的示意,甚至是眼神来进行交流。
3 手术中的谈话要避免“扯野棉花”:手术中谈与手术无关的话,无疑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手术的进程;如果病人听到了医务人员在讲与手术无关的话:我昨天打麻将胡了一个金顶;我昨天在商场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这样的语言让病人的感觉非常不好,甚至可能引发纠纷。
记得10几年前,我在口腔科拔牙,正在关键的时候,一位医生推门进来了,因为休假扣了5元钱,和拔牙的医生扯皮,可能是医生的疏忽,他一边把拔牙的挺子翘在我的口中,一边和那位医生解释,当时,我气氛极了,我想做的就是要么踢她一脚,要么给她5元钱,让她走人,这样的感受非常不好。
因此,在手术中,专心做事,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无论是医德的要求,还是关注病人的感受,都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病人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是对医生的最大信任,医生在手术中的交流,对病人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医生的讲话也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纠纷,因此,如何把握手术中讲话的度,掌握手术中讲话的“艺术”,是对我们每个医生的考验。
本文系作者投稿,掌上医讯期待您的来稿,详情请点击走起,掌上医讯约您共创医学资讯微平台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觉得此文不错,手动赞下小编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掌上医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