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次除颤,一次次与死神殊死搏斗,幸好,我们赢了!
2016/7/3 掌上医讯
导语
医护人员正在经历着一场生死时速!
6月19日凌晨,大家都在安然入睡的时候,二院的医护人员正在经历着一场生死时速!
第一站:救护车
五旬男子生命垂危,救护车上争分夺秒
凌晨的马路上,车辆稀少,救护车闪着灯疾驰而过。
“患者男,52岁,2小时前突发胸痛、胸闷、心慌、大汗,血压60/40mmHg,心率30次/分,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我院急诊科医生许四化在救护车上积极抢救患者,同时通过济源市胸痛中心微信群传输心电图,并向心内科的医生汇报病人情况。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凶险,心内科病房和导管室积极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对于这样急性心梗的患者而言,早一分钟抢救,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第二站:心内科抢救室
艰难的抢救,患者情况不容乐观
急诊科医生及护士护送患者至心内科病房,刚到病房走廊,患者突然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心电监护显示:室颤!立即电除颤,同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后,患者心跳恢复,意识清醒。但瞬间,患者再次出现室速、室颤,继续反复电除颤!
由于患者还在担架床上,护士的操作就异常艰难。担架床比一般的床要高出许多,护士不得不站在放倒的凳子上进行除颤操作、胸外心脏按压,凳子不太稳当,护士竭力找到发力平衡点,一次次除颤,一次次按压……
医生邹坤庆、护士樊奇锐、赵旭林轮流上阵,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经过多次除颤,患者的心脏终于出现了正常的搏动。但患者仍然胸痛、胸闷、大汗,情况危急,随时有可能再次出现心脏骤停,医生们当即决定:立即将患者送往导管室,进行急诊手术!
抢救期间,家属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急性心肌梗死如不及时开通闭塞血管,死亡率很高,在医生耐心的解释下,患者家属才签字表示同意手术。
第三站:导管室
23次除颤,终于把你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此刻,导管室里医生护士正严阵以待,随时可以开始手术。副主任医师臧君仁、石小燕,主治医师孙前进、邹坤庆共同会诊患者,结合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显示情况,决定在局麻下对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手术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造影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均急性闭塞,心脏三支主要血管中有两支都闭塞了,情况非常凶险。经会诊后在主动脉球囊反搏下开通闭塞血管,于右冠、前降支各植入支架1枚。
手术前后,患者反复室速、室颤,生命迹象垂危,共计除颤23次!
每一次出现室颤,患者都有被死神拉走的危险;每一次除颤、心脏复苏,都是医务人员在跟死神抗争的过程。由于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烦躁不安,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相关科室所有的医生护士均参与了这次抢救,他们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但是看着心电监护仪上节奏优美的线条,波动正常的数字,值了!
第四站: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术后护理,家属千恩万谢表恩情
手术后,患者被送往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如今,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移至普通病房康复。
“那天晚上看着你们抢救,我的心里也是紧紧地揪着,真的非常感谢你们那么尽心地救治,要不是你们,后果不堪设想!谢谢!谢谢!”患者的妻子激动地对医生说。
说实话,23次除颤真的很少见,参与本次抢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应该是骄傲的,因为他们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娴熟的操作、默契的配合,又一次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鲜活的生命!
本文系作者投稿,掌上医讯期待您的来稿,详情请点击走起,掌上医讯约您共创医学资讯微平台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觉得此文不错,手动赞下小编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掌上医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