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识中药】夏季解暑话香薷
2015/3/29 云南中医

    

     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27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气芳香,味辛,微温。《本草纲目》上说:“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泄、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避暑,真是痴人说梦也。”

    

    

    

    

    暑期外感

     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温;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表现的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或恶心呕吐,腹泻者。以香薷饮为基础方,若表邪重加青蒿、柴胡。鼻流清涕加葱白、豆豉;湿热过重加佩兰、薏苡仁;大便不爽加槟榔、大黄;纳差加鸡内金、莱菔子;咽干口燥加石斛、北沙参。

     急性胃肠炎

     若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油腻,食与暑湿互结,脾胃升降失常,见脘腹胀闷、呕恶不食、腹痛绵绵、肠鸣泄泻、发热身痛。头重头痛。用香薷饮加云苓、薏苡仁、泽泻、葛根。若腹泻重见两腿转筋者,加木瓜、白芍、甘草;兼食滞加炒麦芽、鸡内金、莱菔子;若泻而不爽、腹胀不适,加槟榔、木香、大黄。

     小儿及老人夏季热证

     小儿发育不全,易受暑湿而伤气耗液,常见面色苍白、皮肤少汗、头和躯干温度高而四肢温度较低、夜间温度高于日间、嗜睡、恶心、烦躁等。若热重于湿,香薷饮加黄芩、栀子、生石膏、知母、青蒿;湿重于热,加滑石、薏苡仁、佩兰、白蔻仁;若食积于中,加炒麦芽、神曲、莱菔子、枳实;伴阴虚,加北沙参、山药、麦冬。老人身体虚弱,暑热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伴心悸加生龙骨、生牡蛎、柏子仁;气虚脾弱加白术、黄芪、山药;热甚加生石膏、黄芩、栀子、知母。

     热病后诸症

     感受暑热日久,气津两伤,多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纳食不香、脘腹胀满、脉虚舌淡或有齿痕。用香薷饮加太子参、石斛、竹叶、麦冬、山药。若热偏重,加生石膏、栀子;若气虚明显,加西洋参、黄芪、五味子;湿偏重加佩兰、白蔻仁、薏苡仁、通草。

     亚健康状态

     夏季炎热,暑湿较重,出汗过多,复因贪凉淋雨,或夜卧当风,或恣食生冷,阳气多伤,极易出现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胸闷心悸、疲乏无力、腰背酸痛、易感外邪。常用香薷饮加葛根、太子参、荷叶、香附、白蔻仁、佩兰。大便不爽加大黄、槟榔;咽干口燥加麦冬、石斛;失眠耳鸣加合欢皮、女贞子。

     另外,本方尚用于解酒,原方加葛根、土茯苓、当归;又可治疗暑热伤肺之鼻衄(排除器质性病变),本方加黄芩、竹叶、栀子、连翘、芦根;也可用于治疗低钾症,合用鸡苏散(滑石、甘草、薄荷),有较好效果。

     但千万记住,暑热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及心烦口渴者,忌用香薷饮。当用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以泻火益元。

    

    

     组稿/夏瑞编校/雷婕 李瑞萍 排版/高海燕

     投稿/意见/建议邮箱:ynzywx@qq.com

     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添加关注,若对本文感兴趣,请转发分享一下吧,感谢您的支持!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参与话题讨论!

     点这里↓请您挪动手指点击大拇指赞一个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