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
2015/4/7 云南中医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30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审稿/汪剑(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主任)

     编者按上一期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医脏腑的基本知识,学习了藏象学说,知道了脏腑包括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那么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都各自有什么生理特点呢,我们将在这期为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脏腑是人体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其主要是人体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实体脏器,它是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解剖学的方法,实际观察、测量而来的。如《灵枢·五十营》对人体呼吸的计量,《灵枢·骨度》对人体骨骼的计量,以及《灵枢·肠胃》和《灵枢·平人绝谷》等对人体器官的计量等等。《灵枢·肠胃》关于人体食道与大小肠长度比为1:35.5,与现代解剖学所定长度比例1:37基本吻合。可见,当时解剖学记载是符合实际的,其计量也是很精细的。但中医学研究脏腑主要不是从解剖学的脏腑实体器官出发,而是以整体功能为基础,以显现于外的功能现象和联系为基础来确定脏腑的概念。因此,脏腑是一个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不仅具有解剖学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体的功能模型。

     腑者,在上古先祖的理念中,其器有空腔也;脏者,则无空腔,类似于“实心之物焉”。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都具有各自的生理特点。

     五脏的生理特点

     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从形象上看,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脏别论》)。满,指精气盈满;实,指水谷充实。满而不能实,就是说五脏贮藏的都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或废料。

    

     六腑的生理特点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府通“腑”,有府库之意。从形象上看,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所以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脏别论》)。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经常充盈水谷,而不贮藏精气。因传化不藏,故虽有积实而不能充满。但应指出,所谓五脏主藏精气,六腑传化糟粕,仅是相对地指出脏和腑各有所主而已。实际上,五脏中亦有浊气,六腑中亦有精气,脏中的浊气,由腑输泻而出,腑中的精气,输于脏而藏之。

     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合称奇恒之府。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府,形多中空,与腑相近,内藏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府”。所以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

     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对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病理上来看,脏病多虚;腑病多实。即五脏的疾病多为虚病,六腑的疾病多为实病。而治疗上相应的则为五脏宜补,六腑宜泻。即五脏的疾病多用补法,六腑的疾病多用泻法。

     组稿/雷婕编校/勾昆 排版/高海燕

     投稿/意见/建议邮箱:ynzywx@qq.com

    

     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添加关注,若对本文感兴趣,请转发分享一下吧,感谢您的支持!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参与话题讨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