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中医理论如何看待“心”的生理功能
2015/4/16 云南中医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3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心是五脏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 调节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运转,中医学称之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主血脉和主神志。
(1)主血脉:主,主宰;血脉,指血液和脉管。《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可分为主血和主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心、血、脉三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心脏的搏动密切相关。心脏正常搏动的动力来源于心气,只有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管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
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的搏动是否有力,脉道通利与否,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运行。所以说,心气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畅才能保障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心的气血充足,脉道通利,则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若心的气血亏虚,脉道不充,则面色苍白无华、脉象细弱无力;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瘀血阻滞,脉道不畅,则面色青紫、心前区闷痛或刺痛、脉象细涩或结代。由此可以看出,心主血脉的功能可以从面色、脉搏、胸部的感觉等方面反映出来。
(2)主神志:即主神明,亦称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诸如人的面色、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即通常所谓的“神气”;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记忆、灵性、推理、判断、综合、分析、比较、抽象等。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统摄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的作用,属于狭义之神的范畴。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关,且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又不否认大脑的作用。
心主神志的功能,可表现于精神、意识、思维、睡眠等方面。其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睡眠安稳。如功能异常,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健忘、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神昏谵语、狂乱、昏迷。
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关系密切: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心主血脉”为“心主神志”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心又具有接受外来信息,并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对“心主血脉”的功能的发挥起着促进的作用。心的气血充足,运行顺畅,神有所养,神思敏捷。若心的气血衰少,心神失养,则精神萎靡、心慌心悸、失眠多梦;若热入血分,心神被扰,则烦躁不安。
作者简介
李智辉:讲师,硕士研究生,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讲《中药学》、《方剂学》。
按住指纹即可识别“云南中医”微信二维码并进行关注、加入
审稿:谢薇/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
组稿/雷婕编校/勾昆 排版/高海燕
投稿/意见/建议邮箱:ynzywx@qq.com
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添加关注,若对本文感兴趣,请转发分享一下吧,感谢您的支持!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参与话题讨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