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藏象”是什么?
2015/5/2 云南中医

     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5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象”,是指现象、征象。包括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内脏与外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在张景岳的《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解释藏象的:“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现于外,故曰藏象。”因此,中医学正是通过观察外在的征象来研究内在脏腑的机能活动,探寻其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这也是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的独特认识方法,即通过“以象测藏”(或称司外揣内、以表知里)来认识和把握内在脏腑的机能活动。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与脏器(单纯的形态学概念)是不同的。中医学“藏”的概念是在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某些功能成分,是一个功能单位,一个系统的概念。“藏”与脏器在命名上虽大致相同,但其内涵却有很大差异。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与藏象学说的形成密切相关。

     藏象学说赖以形成的基础,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这种探索首先就是要认识自身的形态结构、脏腑组织,而认识人体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解剖。这为“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但由于古代科学技术条件限制,单纯凭借肉眼直观观察难以看得很细,也无法对人体复杂、深奥的生理病理现象做出明确、系统的解释,所以古代解剖学难以更深、更细的发展下去。于是古人寻求了另外的道路来认识人体,这就是对生活实践的长期观察。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古人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理,采用“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思维方法来认识、推测人体的脏腑功能。古人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如古人在已有的脾主运化水谷的认识上,发现如果长时间不进食,或者是饮食减少,就会出现消瘦、四肢乏力等现象。于是提出了“脾在体合肉、主四肢”的结论。这不是从解剖中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是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观察而等到的。长期的生活实践的观察为藏象学说奠定了生理学、病理学的基础。

     >>>>三、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以脏补脏”的观念指导下,食用动物肝脏治疗了夜盲,多次的重复实践佐证了“肝开窍于目”的理论。又如脾虚的病人,常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肌肉消瘦、四肢乏力等症状,通过健脾药物治疗后,症状得以改善,于是这样的临床经验佐证了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的理论。因此,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为藏象学说奠定了临床实践基础。

    

     藏象学说虽有了解剖知识、生活观察、医疗实践作为客观基础,但要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知识,并构建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还需要古代哲学思想作为说理工具和思维方法。

     >>>>四、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学说的形成及其系统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五行学说促进了五行藏象体系的建立。

     总之,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中,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以表知里、取象比类等整体观察方法,通过对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的观察,经过概括、抽象、推理而逐步归纳出的医学理论。

     这也决定了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注重功能而略于实体解剖。

     作者简介

    

     谢薇:讲师。2007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的教学及少数民族医药理论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厅级课题2项,参编论著1部,发表论文近10篇。

    

     按住指纹即可识别“云南中医”微信二维码关注

     编校/雷婕夏瑞 排版/高海燕

     投稿/意见/建议邮箱:ynzywx@qq.com

    

     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添加关注,若对本文感兴趣,请转发分享一下吧,感谢您的支持!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参与话题讨论!

     点这里↓请您挪动手指点击大拇指赞一个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