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辨证论治心得
2015/8/15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胃脘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系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有所增加。胃脘痛主要是由长期饮食不节、寒湿内侵、七情刺激、劳倦内伤所致,在治疗时,要分清寒热虚实的不同,才能辨证用药,现将胃脘痛的辨证治疗心得总结如下并与大家分享。

    

     一.

     病因病机

     二.

     治疗原则

     三.

     辨证施治

    

     一寒邪客胃证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加减(香附、吴茱萸、乌药 、陈皮、木香、高良姜、槟榔、小茴香)

     二饮食伤胃证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气吞酸,或呕吐不消化,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炒麦芽、半夏、陈皮、砂仁、连翘)

     三肝气犯胃证

     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痛更甚,得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常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炒白芍、川芎、郁金、菖蒲、香橼、陈皮、木香、槟榔、佛手)

     四湿热中阻证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胃脘灼热,纳呆恶心,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加减(黄连、栀子、茯苓、白豆蔻、 薏苡仁、陈皮、甘草、蒲公英)

     五瘀血停胃证

     胃脘疼痛,如针刺或刀刺,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五灵脂、丹参、炒白芍、砂仁、木香、郁金、桃仁、益母草、红花)

    

     六胃阴亏耗证

     胃脘隐隐作痛,似饥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川楝子、炒白术、炒白芍、当归、甘草)

     七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生姜、芍药、大枣、饴糖)

     此外我们平时应规律进食,切忌暴饮暴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可多食用花生、大枣、白菜、胡萝卜、蜂蜜、红茶、苹果、柚子、葡萄、桂圆等养胃的食物。还应戒除抽烟和酗酒的恶习,保持乐观心态,也可减少胃病发作概率。

     作者/毕绍恒(腾冲县中医医院)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编 校/雷婕 代叶丽 排 版/高海燕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国医在线查看更多精彩文章并参与话题讨论!

     点这里↓请您挪动手指点击大拇指赞一个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