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2015/9/15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7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中医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具有良好的预见性,很早以前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名医扁鹊医案中就可见医生断病,病人不信,后来能够应验。这是中医具有掌握疾病发展规律的能力,并力求见微知著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贵知几”“君子思患以预防之”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医家。这要求医家具有高度的洞察力与敏感性。试想在把脉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高度的敏感性,细微的脉搏差异在平常人看来是没有的;只有在具有高度敏感性的人看来,小小脉搏的种种差异就能够识证断病。
不只脉搏,人体的种种信息,如寒热、汗、饮食、二便、睡眠、声音、气味、痰饮、疼痛、瘙痒、瘀点等等,都能反映人体的状态。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要求医学界加强对医学预测的研究。甚至在急危重症的诊断上,中医就在这方面早有研究,有着丰硕的成果,是值得继承与发扬的。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记述了几十种中风先兆的情形。相信只要认真研究,刻苦训练,一丝不苟,见微知著就不是难事,因为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是有迹可循的。只是病有潜伏期,人有忍耐性,常人不知,看到有人昨日还好好的,今日突发疾病乃至猝死,就觉得不可思议,是不足以言医道的。
中医诊断中,耳诊、舌诊、目诊等也可以用来说明何为见微知著。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因而有人说,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
作者简介
王鹏:硕士,副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苏藩国家级名医工作室秘书。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体质学分会委员,中医眼耳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委员。擅长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眼底血证、黄斑病变、干眼症、视疲劳等眼科疾病。中医膳食养生调摄指导。
编 校/刘伟 排 版/高海燕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