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药故事·昆中药篇(8)——清肺化痰丸与高山之情
2015/10/9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云药故事·昆中药篇》专栏第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1911年农历九月初九,云南都督蔡锷发动“重九起义”,32岁的医师李继昌带领家人和徒弟,为革命军救治伤员,蔡锷对李继昌医术大为赞赏。1913年,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结识名妓小凤仙,当时,小凤仙咳嗽不止。有一次过岗亭,剧烈的咳嗽,差点惊动了岗哨。在小凤仙的掩护下,蔡锷秘密离开北京,赴天津,转道到日本,1915年12月回到云南。细心的蔡锷即请李继昌购买了几种昆明的中成药,托人带给小凤仙。小凤仙服后,身体渐渐康复。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举兵讨伐袁世凯。护国枪声,迫使袁世凯退位,神州大地再现共和。

    

     这段故事,后来被拍成电影《知音》,让一首同名歌曲传唱至今。“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代英杰的高山之情,为人津津乐道。有人问,那蔡锷给小凤仙的药,到底是什么药呢?坊间人士透露,当年送的是昆明杨衡源保龄药室售制的清肺化痰丸、女金丹、归脾丸等成药。

    

     保龄药室是1893年由昆明人杨鉴衡和杨平山兄弟俩人在正义路创建的。到民国初年,保龄药室自制的中成药已达116种,尤其以各种丸药著称。前面提到的李继昌,13岁就在这个药房里当学徒。经过五年的学习,他已遍识中药之性。重九起义时,他已独立行医。

     清肺化痰丸是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51年)的“三拗汤”、明代《韩氏医通》(1522年)的“三子养亲汤”和《医方考》(1584年)的“清气化痰丸”三方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现在,清肺化痰丸,这一云南老药,已被列入国家卫生部药品标准之中。按照标准,清肺化痰丸的功能主治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从组成成分看,清肺化痰丸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三方化为一方,这在中医药史上并不多见。历史上,医家用“清气化痰丸”来对付痰热内结,症见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胸膈痞满,甚则气急呕恶等。用“三拗汤”降利肺气以宣上,止咳平喘。用“三子养亲汤”来治疗咳嗽喘逆,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等。现在三方合用,在原三方的基础上,减去白芥子,增加了川贝母、桔梗和款冬花三味,组方独特。(2)适用于咳喘重症,比如,久咳,夜咳,咳嗽痰多,痰涎壅盛等症状。(3)病症初期多由风热感冒引起的,并且风热尚未退去,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清肺化痰丸源于古方。从宋代算起,它已沿用了八百多年。创制于云南,增加了川贝母等药材,又让这一成方具有云南地方特色。因此,它是传统与创新的结果。解放前,清肺化痰丸在民间享有“五劳七伤之妙药,止嗽平喘之仙方”的美誉。

     有一次,著名演员赵世林参加排练,搭档李晶晶像口吃一样,说:“我谈谈谈谈谈谈谈”一连吐了八九个“谈”字,就是说不出下文。“啊嚏”,半天后,终于说出来了。赵世林接着说,“痰(谈)不完,快用清肺化痰丸”。大家哈哈大笑。他们知道,这是以前曾经使用的一句广告词。他们说出了清肺化痰丸的特色——“降气化痰”,一个“痰”字,谈出了幽情。

     (本文原载于2013年6月21日《云南日报》第12版:云财富·健康食尚栏目)

     本栏目策划:林钟展 主编:杨祝庆 编辑:王云鹏

     作者:钱进/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

     版式设计:高海燕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