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视角 | 从冷香丸与洗心汤思考中医精神修炼的境界
2016/2/21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人生的境界到底是什么?是《三国演义》开篇词写的“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幻境?还是《水浒传》里“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的隐逸与淡泊?是“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的荒唐梦?还是《西游记》里“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的修行路?……有很多世人或死守盛席华宴,或入梦太久太深,常常迷失在虚名薄利之中。今天我们不妨从冷香丸与洗心汤来思考一下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学中医!

     一、冷香丸——“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宝钗患了一种病,是从娘胎带来的热毒,犯时出现喘嗽等症状。一个和尚给她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叫“冷香丸”。《红楼梦》第七回写道,冷香丸是用

     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

     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

     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

     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将这些花蕊在次年春分日晒干,一齐研好。再用雨水节的雨水十二钱,白露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日的霜十二钱,小雪日的雪十二钱,将药和匀,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揉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待发病时,拿出一丸,用黄柏煎汤送下。

     “冷香丸”中牡丹花味苦甘辛,性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本草纲目》谓其能“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荷花味苦甘,性温,《罗氏会约医镜》说:“荷花清心益肾,黑头发,治吐衄诸血”;而芙蓉花则能“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本草纲目》);至于白梅花既能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又能“助清阳之气上升”(《百草镜》)。

     斟酌“冷香丸”之配方,既要遍采春、夏、秋、冬四季白花之蕊,又要尽集雨水、白露、霜降、小雪四时之雨、露、霜、雪,更辅之以白糖、蜂蜜,服药时候用黄柏煎汤送下。四味白花意取色白入肺,清宣华盖,疏肝清热,理气化痰;黄柏煎汤送服,又清虚热、燥湿痰,诸药契合病机,配方堪称精巧。

     白花之蕊,其色,纯也,其蕊,精髓也。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又分别对应了春、夏、秋、冬四季。而其“蜂蜜、白糖”之“甘”,“黄柏煎汤”之“苦”。又正应对了苦甘相生之理,这不正道出了一个人生真谛:只有阅尽世态炎凉,才能真正体悟出冷香丸入世、出世精神的纯洁与高贵!只有遍尝人间甘苦才能达到人生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

     冷香丸,与其说是药,不如说是一件人生艺术珍品。四种花蕊易得,但应节气之春露、夏雨、秋霜、冬雪难求。药方本身充满了无限美妙与幻想,洁白如玉,清冷如雪,剔透如冰,凄美如花,汇聚天地四时之灵气,有着特殊的时间比例(十二两、十二钱);既是一年之十二月份;也是一日之十二时辰。春夏秋冬,四时节令,雨露霜雪,四季花药,极尽天人之德,中正不倚,尽善尽美,其玄机耐人寻味。

     冷香丸治疗的也不是咳嗽,而是“胎里的热毒“。所谓“热毒”不过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是热情与冲动、是任性与痴狂、更是欲望与贪念……。癞头和尚独爱薛宝钗,给了她冷香丸,使其克制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使其终能心地澄明,超凡入圣。反观黛玉则必须修行才能免去人生种种苦难,也许正是黛玉所带的“热毒”更多罢了。

     “冷香丸“的构思,包含了作者对于天下不幸女子的悲悯情怀,隐藏着至高至深的人生境界。其所治的怪病,绝非生理上的病,而是她们各自思想和人格上的缺陷。和尚道士所开出的仙方,也绝非物质层面的医药,而是象征着精神层面的点化。只有接受了这种点化,才能摆脱各自人格上的缺陷,而趋于精神上的完美。我们尽可以之为痴,以之为呆……但如果不能从精神层面,去推察体味人生真谛,反而在物质层面,计较于“其事之有无”,总以为冷香丸背后隐藏了什么真人真事,真病真药,则不免引起对中医药文化的种种非议。

     从冷香丸反观中医,为医者更当“历着炎凉,知著甘苦”,不论身处贫贱或富贵,却始终坚守抱朴守真的理想,丝毫不为所动,纵为寒士,亦贫贱不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才能达到道家和禅宗的境界,去体悟人生的虚幻本质。“纯朴守拙”,这是道家气质;“见素抱朴”这是老庄气质,都是中医人的追求。人生不能超越儒家与法家对尘世的执著与贪念,怎免得了“莫怨东风当自嗟”的哀怨。

     医者当孝顺、仁爱、博学,含蓄、坚韧、克制,甚至通透一切是非,看破人间生死。冷香丸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及超乎冷艳的自我控制,达到“克己复礼“的崇高精神。既安分随时,藏愚守拙,举止端庄,又行为豁达,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既有涵养,通人情,又道中庸,而极圆通。处理种种关系中,始终得体从容、进退有据。医者应和所有人都保持着自然、亲切,与患家相处不卑不亢、合宜得体。与病人相处既不疏不亲、不即不离,又体贴入微。这饱含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的处世要求。

     凡此种种,不禁让我想到中医成长的三种境界:

     一是林黛玉诗《唐多令·咏絮》描写的那种春风失意:“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正是青年中医的追命阶段。

     二是薛宝钗《临江仙·咏絮》流露的春风得意:“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中年中医的随命阶段。

     三是红楼梦《山门》中的那段《寄生草》的潇洒:“漫洒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这是老年中医的知命阶段。

     冷香丸体现了人性中最冷静的含蓄与克制,淡泊与思量,为高义而自我牺牲的理性与克制的精神,这不正是中医人需要的吗?

     二、洗心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丹台玉案》卷三记载有洗心汤,其主治心经积热上攻,眼涩睛痛。方由半珍汤加大黄、荆芥、薄荷组成。用白术、当归、大黄、赤芍、荆芥、甘草、荷各4.5克,水煎,空腹时服。《辨证录》卷四记载另一洗心汤,其能化痰开窍,通阳扶正。主治肝郁气滞,痰浊壅积,致患呆病而终日不言不语,不思饮食,忽歌忽笑,洁秽不分,亲疏不辨者。方由人参30克、茯神30克、半夏15克、陈皮9克、神曲9克、甘草3克、附子3克、菖蒲3克、生枣仁30克,九味组成,水煎,用120毫升灌服。并言其人服药后必熟睡,听其自醒,切不可惊醒……

     分析洗心汤所治,或心火上攻,导致眼涩眼痛,治以疏风热,泻心火,虽名洗心,实为清心。或有痰气壅塞,故而忽歌忽笑,或洁秽不分,亲疏不辨。虽名洗心,实为净心。心之邪,或为有形之火,如物欲和利益,皆令人忽歌忽笑,洁秽不分,亲疏不辨,荣耻不分,丢弃孝悌忠信之心、仁义廉耻之念。或为无形之火,如名利和权力,令人眼涩睛痛,误判客观,丧失本性。

     洗心汤无非是要清除贪欲之念,灭名利及权势纠结,还心安宁与淡泊;故为清心,宁心,净心之药方。心如止水,自如明镜。心思涌动,则妄念生幻境俱成。

     三、学中医应是找到一种精神修炼的方法。

     医生的成就感,并不在于治愈患者本身,而在于你凭借一己人力,洞窺天地之玄奥;反掌之间,起死回生。有审慎也有独行。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欣慰。医生在医疗实践中,不断修行,磨炼自己的心智,才会有进步。靠人力取得的进步,对真理顿悟,都会令你有成就感。古人云:“朝闻道,夕死何哉?”,就是一种豁达的求道精神。

     中医的成就感在于拥有父母心。有句乡话叫:养儿方知父母恩。它不需要动物实验,也不需要高深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实践是最好的证明,养儿是知父母恩的前提。养儿就是实践,是证明知父母恩的实践!

     学中医,无非是与病患一起经历人世间最无奈、最悲哀、最愤怒或最激动人心、最难忘怀的时刻。陪病人经历的妻离子散的痛苦、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晴天霹雳的噩耗,祸从天降的无耐。医生最能看透世间百态,看穿人心善恶,熟视喜怒哀乐,人情冷暖。医生必须有积极乐观之念,善良隐忍之心,独立特行之性,始能坚持自我。心中时时能升起太阳,才能看透世间百态,经历生死轮回,才会明白其实幸福只是心安而已。有父母心才会有成就感。

     医术不是挣钱的伎俩,也不是获取名利的手段,更不是攫取权力的神器。学中医无非是找到一种精神修炼的方法而已,一面探究医理,起死回生而有所乐,一面以心换心,以鉴父母悲悯之心,病家身体安康,医患关系安宁,自己内心淡泊宁静。

     四、不拘泥古方,灵活运用方术,

     方为治病之气,驱邪之候;术为取人之妙,胜人之法。要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医家,光懂得方术和医术(技术和战术)远远不够,还必须懂得攻守进退之道。进时留有退路,退时,先有进击,才能趁势全身而退,自古知兵者莫不如此。

     开方时,不要总想着,有效无效,如此患得患失,缩手缩脚,那样头脑会僵化而不利将中医的技术发挥得淋漓极致。这就是为什么医生不能自医的原因。民间有:医生,医“生”不医“熟”之说。医生不能客观的看待并处理疾病。将更多主观和个人感情杂入其间,使医学实践与病情格格不如,脉证不一致,方药不相符。开方时,一味想着,有效无效,患得患失,最后缩手缩脚,头脑僵化,思维定势,就会影响中医技术的发挥。在威胁下,在关注下,在利益攸关下很难客观的分析评价病情及处方用药。所以给亲人或者在胁迫下常常会脚摇手抖,判断不足或操作失当。其实把脉、治病、开方也需要状态和灵感,需要心境平和与心无杂念。

     中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使方剂的药效发挥良好要明白这点:君药要像佐使药的剂量一样厚重,佐使药要像君药的味数一样轻巧。君药通常只有一两味,药味少,药力专一,故其药量应该多,达到佐使药的药力总和甚至更多。而佐使药由于药味相对多一些,其主要起辅助作用,药味和剂量尽可能少一些,切不可宣宾夺主以免方证混乱。

     中医在辨证时除了要重证据实外,还要对疾病有本能的反应。这种本能反应,是长期实践的直觉判断,未经思考就能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有些病人第一眼就觉得它应该是什么病。经过检查化验,果然如此,这就是本能反应。中医要求重证据实,但在紧急关头,更需要本能反应。本能反应是更高一层的修炼。

     五、中医人的能级跃迁与贪嗔痴修行

     量子力学有个词叫“能级”,指核外电子绕核运转轨道的能量级别,不同能量级别的电子在相应能量级别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转。电子跃迁则是电子向不同能级状态转变时发生的能量变化:从低能级(基态)转移到高能级(激发态)的过程中会吸收能量;从高能级转移到低能级则会释放能量。

     自然人吸收能量后会由基态(稳定状态)跃迁到激发态(不稳定状态)。人在不稳定状态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这种能量包括饮食能量和精神刺激;而疾病正是人体能量释放的方式,能量释放后重归基态。而中医的治疗则是主动用药物来将人体恢复到基态。对人体而言,选择疾病的方式将人体恢复到基态对人体会产生动荡,如果人体经受不住这种动荡,就会损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而社会人在吸收权力、名利后也会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此时如果不能修身、养德,德不配位就会加剧高能级的不稳定性,进而滋生贪嗔痴,做出邪恶事来。最终通过释放能量再跌落到基态。

     佛教有贪嗔痴三毒:贪,是对欲望的执着,《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痴,则是对于喜好的偏执,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佛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贪嗔痴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

     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有修身安心之道的描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星云大师说“人为了这一念贪爱,常常给虎狼似的美色吞食了,给蛇蝎似的金钱毒害了,给陷坑似的名位束缚了,给利刃似的享受杀害了”。医治贪病,要用“舍”字。人生患贪病,源于一切利己。佛经上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医治嗔病的是一个“忍”字。佛说:“若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争”。医治痴病的是一个“觉”字。人生的八万四千烦恼,人生的死死生生,一切还是渊源于这个“痴”字。“痴”可以增长邪见,邪见可以造一切罪业。

     面对贪,在不能完全做到舍的时候,应该要常行知足,唯有知足才能常乐;面对嗔,在行忍的时候,应当行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做到慈悲方名能忍,唯有能忍才能自安;面对痴,要增长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觉今是而昨非。正如佛经所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结束语:无论冷香丸之淡泊,洗心汤之清苦,还是佛家之清修,种种修行无非是求得内心之宁静,悟道之空虚。唯此才能无为而治以及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中医让我找到了一种精神修炼的方法!它让我不再任性与痴狂,不再死守盛席华宴,不再迷恋虚名薄利,让我终能抱朴守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作者简介

    

     董必文:副主任医师,现就职于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擅长于脉诊,运用针灸、中药治疗内科疾病。早年曾拜吕光荣、高中祖、尹亚君、黄传贵教授为师学习针灸、伤寒、温病、脉学。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篇,曾多次获大理州卫生系统新技术新项目奖,承担多项中医药及针灸临床研究项目课题。在中医药媒体发表多篇中医药文化传承、师承教育、医德医风及科普宣传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欢迎各位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学术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的邮箱是ynzywx@qq.com

     /张小贝编 校/陈思思排 版/代叶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