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迟发性晕针,临床处理有方法
2016/2/22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晕针是指在针刺前后及针刺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晕厥”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头昏、心慌、目眩、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四肢厥冷、不省人事、二便失禁、口唇发紫、脉微欲绝等。

     发生在针刺前和针刺过程中的晕针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不大,但是发生在针刺之后的晕针,安全隐患巨大,应该引起各位临床针灸医师高度重视。特别是门诊针灸医师,因为针灸门诊处理的绝大多数门诊病人及他科住院需要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诱发晕针的因素较多(如疲劳、饥饿、体质、情绪等),且现在绝大多数医院门诊针灸治疗室资源有限,需要治疗的病人较多。许多病人都是到治疗区排队大半天才轮到治疗,这样病人容易烦躁、焦虑、精神过度紧张等,发生晕针的机率较高,治疗后又没有地方供患者休息,需及时走人,腾地方给其他患者接受治疗,离开治疗区后患者如果发生迟发性晕针,跌伤的风险较高,且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和救治,医疗隐患很高。下面介绍一点粗浅的个人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晕针的原因

     体质因素。身体瘦弱、气血虚弱,当人体病久缠绵,病瘥之后,正气虚弱,机体防御疾病、调节功能必然下降,气血虚弱,脑失濡养,导致晕针;内分泌失调可致头晕心悸、头痛、神经紧张、易怒,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心动过缓、体位性低血压、植物神经反射亢进导致心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

    

     针刺时状态。空腹或饥饿状态下,劳累疲倦时,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性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针。

     心理因素。在接受针刺治疗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心脑供血不足继发晕针。

     疼痛刺激。在治疗过程中因针刺手法不熟练,或不了解解剖结构,针尖触及血管壁或刺破较深的血管,以及针尖触及神经而出现剧烈麻木、疼痛,使肌肉紧张,不易进针,导致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特别是害怕疼痛者,发生晕针事件。

     治疗体位。绝大多数晕针患者都是在坐位治疗时发生,其原因可能与血压和体位有关,坐位时下肢肌肉和静脉张力低,以及因重力作用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脑供血相对不足;另外坐立时需要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大多数肌肉需要收缩、维持一段时间,可能加重针灸过程中疼痛、滞针,肌肉长时间收缩痉挛,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加重针灸治疗后疼痛,增加晕针机率。

     晕针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

     心理预防:主要针对有猜疑、恐惧心理者,或针灸时不能配合,如伴有哭笑、惊叫、颤抖、躲避、肌肉痉挛及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汗出等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需做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现晕针。心理预防的方法有:(1)语言诱导:施术前,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灸的具体方法,说明可能出现的针灸的感觉、程度和传导途径,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有陪伴者可在患者身边扶持协助,给患者以心理安慰。(2)松弛训练: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患者,令其凝视某物体,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入静)状态后,始行灸刺。(3)转移注意力:对急躁、好动、注意力涣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其做一些简单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问题,利用其视、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转移其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但是因目前普遍针灸医生任务繁重,没有足够时间与患者交流及沟通,疏忽了心理预防的重要性。

     基础预防:所有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均需做基础预防,它是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基础。(1)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不要在患者饥饿、劳累疲倦是及剧烈运动后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行针灸治疗,应让患者适当进食,安静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2)充分了解患者体质、既往治疗及疼痛耐受等情况。身体瘦弱、年老体衰、气血亏虚的人针灸时手法不宜过重,尽量采取舒适体位及姿势;有晕针史患者,尽量不要采取坐位,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对疼痛敏感者医者应刻苦锻炼指力和技巧,多在自己身上练习,仔细体会针感,以便更好地练好针刺手法,减轻因此引起的针刺疼痛。在针灸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特别是高危患者,要隔三差五的进行询问,一旦有先兆晕针症状,应立即处理。

     针灸后预防:是针灸治疗发生意外高危阶段,被大部分针灸医生所忽视。虽然迟发性晕针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危险非常高,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建议医院、科室改善针灸治疗室环境,设置专门的治疗室配套休息区。针灸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在治疗室休息区适当饮水、休息10-15分钟后没有特殊不适,方可离开,以预防延迟晕针,杜绝针灸安全隐患。

     处理

     如果在针灸前后及过程中患者自述头晕眼花、心悸心慌、恶心欲呕、四肢无力等症状,考虑为晕针先兆,应立即起针,让患者在空气流通处躺下仰卧休息,有条件时可吸氧、补充高能量食物、饮水或服用生脉合剂等,轻者一会儿即可,重者可用指尖使劲掐患者的十宣、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必要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或内科医生协助处理,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情况缓和后,让病人安静休息0.5-1小时后检查心率、血压平稳才可以离开。

     作者简介

    

     严成龙:副主任医师,就职于楚雄州中医医院,任针灸推拿二科科主任,1999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在国家级以上期刊发表专业论文8篇,获得楚雄州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三等奖8篇,参与主持5项科研课题均获得楚雄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楚雄州推拿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彝医药分会第一届理事,云南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楚雄州中医学会推拿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分会秘书长。云南省第四届优秀青年中医。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张小贝 编 校/陈思思排 版/代叶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